宋家庄位于孝义市城西北隅,隶属孝义市崇文街道办事处管辖。据说在明朝中叶就有任姓人家在此落户,后来陆续有何姓、万姓、宋姓人家等迁居于此。开始叫任家庄,村的范围是现宋家庄村西至老爷庙,东至东岳庙,街中有过街乐楼。到清朝中期,宋姓家族人才辈出,是历史上宋家庄的发展鼎盛时期,在原任家庄村东大兴土木,建造官宅。村名也随之由任家庄改为宋家庄。
?图片来自昵图网,by赵丁
十槐街
宋家庄村整体呈长方形,建造考究,根基厚强。南北长余米,东西宽余米。村内大致为东西一条大街,古称“十槐街”,因大街南北两侧栽有十棵大槐树。南北计有七巷十九门,三十六座牌坊院,八十多座民居院,古香古色,尤为可观。村里有东西两门,村周有二十五米多高的村堡土墙,东西两门都有两寸多厚的大门扇,铁皮包面,大铆钉排列加固,关门后有碗口粗的门栓拴杆拦腰卡门。在当时,东西门一关任何人也进不来,是一座城堡式村庄。村周都挖有宽深丈余的护村壕,进出村庄需放吊桥方可通过。村庄的四个角上都建造有碉堡,抵御外来侵略。村内挖造地道设施,每遇战乱,全村百姓可进入地道藏身,且地道四通八达,入口在官府或百姓住房,出口一直通到村外庄稼地的隐蔽处。村子的东西门都为两层楼格局,东门门楣有石头嵌石上书“巩固”两字,意寓村庄发达兴旺,防守牢固。西门门楣嵌石上书“安宁”两字,意寓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东门外,门对面建有五米多高,四米多宽的大照壁一座。壁中砌有砖雕草书大福字一个,四角有砖雕蝙蝠,造型宏伟,十分壮观。走进宋家庄村仿佛进入一座古城堡,也好似进入古味十足、古香古色的明清古建博物院。
?以上图片来自昵图网,by赵丁
明末清初时期的宋家庄,集官、商、农、学于一村。官府、民宅、庙宇、祠堂等各种建筑均属上乘,村风村貌社会领先,教育文化底蕴扎实。村中正街正巷,既无厕所,也没有垃圾堆,相当整洁。大街南北两侧的墙根下大都筑有砖砌圪台。既供做买卖的商贩摆放商品,也供老年人晒太阳、聊天、闲坐,又能保护各家各户的住房墙壁。村中建筑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全村每个院落都能正常排水,几百年来,从未因天下大雨、暴雨而遭水淹的人家,再大的雨也都能排到街上,东流而下。仅此,宋家庄的后辈子孙都应感谢感恩老前辈的丰功伟绩,为我们带来的福气。从东门进入宋家庄,眼前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笔直大街。
?以上图片来自新时社网
街南有寨巷、南巷、二府巷,最西端是疙瘩巷。街北有旭景巷、北巷、后楼巷。沿街的各式牌坊大门居多。名声显赫的夹道双斗旗杆院、翰林院都临街而建,大门牌坊装修气派,十分威严。还有高悬“三世翰林”牌匾的捐官职申家大院和悬挂“布政司理问”牌匾的捐官职任家大院。当时的宋家庄是邻近各乡村的经济交易中心,沿街商业店铺很多。当铺字号各具特色。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风蚀的院墙,破损的石刻,锯断的横梁,被新居取代的老屋...老宅院无言地宽容着子孙的任性,无怨地为后代提供庇护,然而,是生存还是毁灭?是保护传承还是任其凋敝?老宅院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
(来自网络)
文章来源:《孝义风采》,作者:张培林
图片来源:新时社网、昵图网(by赵丁)及网络图库,详情已标注于图片下方。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承传统文化,复我中华之魂!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拨打--,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此进入部落『博览古今-孝通天下』部落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