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话中,“瞎眉拙眼”读ha(一声)mi(一声)cua(一声)niang(三声),是个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眼神不好,相貌不佳,没见识,没本事。
1.瞎眉拙眼的,你消停些儿,操心跌倒。
2.看你崴瞎眉拙眼的崴样儿罢,还看不上偌咧!
3.我宰瞎眉拙眼的,认的个谁咧,还得你出面咧。
4.我也没啦上过学,去咾外头还不是瞎眉拙眼的。
《说文解字》中,“拙”的解释有“不巧也”。
《现汉》中,“拙”读zhuo(一声),解释有“笨:手拙
眼拙
勤能补拙
弄巧成拙
拙于言辞”。
孝义话的“c”与普通话的“zh”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一拃:一ca(三声)
2.簇崭新:簇cang(三声)新
3.撞住人:cua(一声)住人
孝义话的“ua”与普通话的“uo”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锅儿:gua(四声)儿
2.扎括:扎gua(四声)
3.搦住:nzua(一声)住
4.缩水:sua(一声)水
5.作作准:zua(一声)zua(轻声)准
6.手镯:手sua(一声)
7.捉住:zua(一声)住
8.邮戳戳:邮cua(一声)cua(轻声)
即“拙”是可能读cua(一声)的。
《汉语大词典》中,“拙眼”的解释为“眼光短浅的人。宋陆游《杂兴》诗之六:‘观人如观玉,拙眼喜讥评。’”。
《孝义俗语大观》中有“巧人是拙人的奴,不给做了记下仇”。
《孝义县志(年版)》中有“巧女使唤寸寸线,拙媳妇用的是丈八线”。
《清徐民间俗语》中有“师不高,弟子拙”,解释为“指老师才学浅,教出来的徒弟水平也不会高”,还有“拙妈养的是巧闺女,巧妈养的是拙闺女”,还有“拙媳妇儿巧舌头,句句出来有对头”。
《忻州俗语志》中有“拙老婆巧对付,句句话有来由”。
《山西岚县方言》中有“拙老婆子纫丈线。意思是笨女人做针线活儿的时候总是纫很长的线”。
《西宁方言词典》中有“拙”,解释为“愚笨:奈个人拙者,啥也做不来”。
《西安方言词典》中有“瞎眉钻眼”一词,解释为“形容视力不好或不注意看(含贬义):(口外)人瞎眉钻眼的,乱碰呢
你瞎眉钻眼的,你没看误大个东西你就往上碰呢”。我的理解是,“钻”应写作“拙”。
孝义话中,“瞎拙”有“混乱,乱七八糟”的意思。
1.崴人没酒量,还没啦喝咾二两咧,就吐成瞎拙啦。
2.宰事情没你还好些儿,有你反倒弄成瞎拙啦。
《俗语解颐》中有“腊七腊八,冻成瞎戳”,对“瞎戳”的解释为“乱七八糟,不成样子”。我的理解是,“瞎戳”应写作“瞎拙”。
孝义话中还有“拙老婆、拙孬”等词,即“笨老婆、笨蛋”的意思。
孝义话中还有“瞎眉趋眼”,读ha(一声)mi(一声)qua(一声)niang(三声),意思近似于“瞎眉拙眼”。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