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鹤英,望直港镇北河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女性。现年67岁的她是一名食道癌患者,但她侍奉90岁的婆婆和93岁的母亲已经十多年。不管是承受着病魔的折磨,还是侍奉两个年近百数的母亲,徐鹤英无怨无悔,坚强的面对生活,用躬行孝义谱写了一曲人间的大爱之歌。
徐鹤英13岁时父亲已去世,她和姐姐在母亲的操劳下相依为命。因为生活困难,姐姐逃荒到了外地,留下了她和母亲两个人。后经人介绍嫁给了丈夫黄耀珍,当时黄耀珍的姐姐双目失明,结婚不久丈夫去世留下了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大姑子一家就寄宿在黄耀珍家。徐鹤英无怨无悔照顾姐姐一家,从没有一句怨言。黄耀珍在村里、镇里当干部,整天忙于村里、镇里事务,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家庭,一家人的大事小事全由徐鹤英承担。他一人种了家里的14亩责任田,白天在地里拼命的干活,晚上回来还要照顾好一大家的生活起居。双目失明的大姑子一家三口在徐鹤英家一住就是12年,徐鹤英把大姑子家两个孩子抚养大了,还为他们上了学。
徐鹤英照顾失明大姑子的事情在四邻八舍传开,村民们对她的为人品质给予了高度赞誉。可徐鹤英说,照顾大姑子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徐鹤英是个孝顺的媳妇,她视自己的公婆如父母。丈夫黄耀珍说,母亲一直体弱多病,体质很差,没有妻子的悉心照料,不可能活到90岁的高龄。一次婆婆肚子感到不舒服,丈夫刚好在外地出差,徐鹤英一人用独轮车把医院,医院及时手术治疗在腹部取出了重达2斤的毒瘤,医生说要不是抢救及时恐怕就难以保命了。住院十几天,徐鹤英天天在病床前守候,婆婆想吃什么,徐鹤英总是想方设法满足老人的要求,为此老人的身体康复的很好,等到出院回来后徐鹤英才把事情告诉了丈夫。婆婆是个药罐子,70多岁就开始吃药,徐鹤英一天三顿端茶送水,从来没有间断过一次,婆婆略有身体不适,徐鹤英就到处寻医问药,给老人治疗。
徐鹤英的姐姐嫁到了外地,母亲只有她一个女儿在身边,由于年数已高,各项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十几年前徐鹤英就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生活。起初母亲还能自己起床走走,可三年前的一次意外摔倒,老人至今卧床不起。徐鹤英又多了一份重担,既要照顾好婆婆又要照顾好母亲,每天起早贪黑的忙,一日三餐按时按点,老人们生活的非常规律。为了让母亲躺着舒服点,徐鹤英还在母亲的床铺垫上松软的海绵,从换衣换裤到帮助大小便,都悉心周到,让母亲住的干净、睡的舒服。
如今,徐鹤英的婆婆和母亲住在同一个卧室,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老人一声招呼,徐鹤英立即出现在她们的眼前。徐鹤英平时比较注意两位老人的起居环境,每天都喷洒清洁剂,改善室内空气、衣物床铺也整理的干干净净。隔上几天,徐鹤英就帮老人擦洗身子,母亲卧床几年来,从未生过褥疮。走在这个温馨的小屋里,没有一点异味,老人们生活的很舒心。
命运并未停止对徐鹤英的考验。长年累月的服侍两位老人,徐鹤英的身体累垮了。去年8月份,医院确诊为食道癌。面对诊断结果,她没有病魔吓倒,顽强的与病魔作斗争,乐观的面对生活。就在她住院接受手术治疗时,徐鹤英从不过问自己的病情,总是牵挂着自己的两个母亲有没有人照顾,日子过得怎么样,一天三顿有没有吃好喝好。当家里人告诉她老人过得很好时,徐鹤英这才放下心来接受治疗。
从病床上走下来没几个月,徐鹤英又承担起照顾两位老人的担子。在徐鹤英的心里,尊老敬老是一个晚辈应尽的义务,她也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们做出了榜样。如今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其乐融融,和和睦睦,成为村里村外学习的榜样。儿媳妇乔维香谈到自己的婆婆徐鹤英,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她说婆婆虽然命苦,但她坚强乐观面对生活,如此孝敬两位老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等到她晚年时,我也会像她照顾自己的婆婆一样照顾好她。
生活多难没有击垮徐鹤英坚强的心,徐鹤英依然微笑面对生活,在她看来自己年近七旬每天还能叫几声妈妈真是莫大的幸福。在徐鹤英地悉心照料下,两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吃得好、睡得香,精气神也足。邻居们由衷地夸奖说:老人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徐鹤英的功劳,她真是难得的大好人啊!”
在徐鹤英的影响下,她的儿子、儿媳也出了名的孝顺,徐鹤英一家也被县里评为十星文明户,她的故事影响着整个村庄,北河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孝亲敬老模范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