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爱心传佳话移风易俗树新风
——梨溪镇方春兰、方秋兰孝心满戏乡典型事迹
“来,阿弟,转个身,搓背噫···”兄嫂方兰香、方秋兰相互配合,熟练的帮助瘫痪的弟弟翻身,小心仔细地擦拭身体。这样温馨的画面每天都发生在这间破旧的小屋里。
“可怜噫,我弟弟26岁就瘫了,到现在都没有娶妻。”嫂子方兰香哽咽到。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弟弟吴国友是梨溪镇中和五坑人,年轻时不幸罹患脊椎炎,下半身失去了知觉。长期的治疗,耗尽了家里所有的储蓄,瘫痪的厄运,让吴国友一度陷入绝望。父母过世后,吴国友更是一度抑郁,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都是自家弟弟,怎么忍心看他孤苦伶仃···”至此,两位兄嫂肩负起了照顾弟弟的重担,洗衣、喂饭、擦拭身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没有一句怨言,而这担子一挑就是22年。
俗话说:“行孝一日易,行孝百日难”,因病弃老、骨肉反目的闹剧在我们周围时有发生,这样的背景下,方兰香、方秋兰两位兄嫂的担当更显难能可贵!近日,镇村帮扶人员得知她们的情况后,为这个困难的家庭送去了帮扶物资,并为其申报了今年危房改造项目。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功利思想侵蚀着人心,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大行其道,此时移风易俗树新风,传承传统孝义文化就显得更为重要。
“百善孝为先”,重视孝道教育是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推进孝道教育的目标就是使事亲行孝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并通过孝道教育与移风易俗活动的结合,有效地营造出良好的社会风尚;同时,传承孝义文化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形成于内,而立于后世矣!”孝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是促使现代人际关系和谐的价值渊源,更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事亲行孝,是做人的根本,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以孝治国方得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我国是礼仪之邦,事亲行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方兰香、方秋兰两位兄嫂的事迹只是梨溪镇移风易俗孝心满戏乡活动中的一个缩影,除此,还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发生在我们周围。她们把孝心融化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让孝行成为了行动常态,她们就像星星之火,无时无刻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以燎原之势让孝义文化之花开遍梨溪的每一个角落!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