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孝义新闻
孝义农业
孝义趣事
孝义发展
孝义要闻
孝义资讯

孝义之风吹进浦江校园,这里的孩子心中

图为郑宅镇“江南第一家”

  浦江县有个郑宅镇,面积不大,可最近名气却不小!一条穿镇而过的白麟溪孕育出千年郑氏义门,流水潺潺带着“孝、廉、义、俭”滋润着所有浦江人的心田。      4月13日,当记者来到郑宅镇东明村口,暮色轻轻攀上“江南第一家”青石牌坊,牌匾上明太祖朱元璋亲赐的几个大字,在夕阳的映衬下更显古朴。      “自从动画片《郑义门》火上了央视,景区的游客明显增多,特别是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的频率大大提高。”刚跑完一团的导游小王回忆,“数量最多的一天景区10个导游轮番上阵,从早到晚没有歇过。”      早在中纪委发文学习郑义门精神之前,镇上的两所学校多年来就一直推行着孝义教育。他们相距郑宅遗址不过百米,地理上的位置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图为郑宅镇中心小学学生合唱《家训》

新版德育教材,孝义美德代代相传   “年开始,学校就已经将《郑氏规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原文、注释、译文、相关故事以及问题讨论的形式编写了自己的校本教材,学生们会在学校的家训课上诵读、感受这些传统文化。”一谈起学校的德育课程,郑宅镇中心小学副校长朱德胜就滔滔不绝。      在《郑义门》动画播出之后,郑宅镇中心小学和郑宅镇初级中学不约而同地想到修编学校已有的德育教材。“条家规通篇全是深刻的文言文,学生们能懂吗?而且原先的教材就是考虑到这个问题才从四年级开始学习。”朱德胜心中不免有些疑虑。于是,他们立即和县研训中心探讨了自己的想法,由县教育局牵头,邀请到动漫片《郑义门》的文史顾问浙师大教授毛醒策等专家为新教材指点迷津。      正说着,朱德胜笑呵呵地把新版德育教材《孝义美德代代传》的提纲摆在了记者眼前:“我们这次的教材分为小学(低段版、高段版)和初中版。低段版将以绘本形式呈现,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孝义文化,高段版的将会以文字为主,而初中版则会在小学高段的基础上适当延展,有深化、有变化。同时,学校也会适当融入一些拓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亲自体会这传承千年的美德。”

图为郑宅镇初级中学孝义传承展

  郑宅镇中心小学的东明书院是当年郑氏子孙读书之所,名儒吴莱、方孝孺、宋濂等人都曾在此授经讲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的开篇之语,无数次在此响起。      当记者来到郑宅镇初级中学时,孝义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义门家史”、“郑氏家规”、“东明精舍”、“孝义故事”,仅仅四层的教学楼每层都布置有不同的文化主题。校长王维川介绍,每逢传统节日,学校都会开展纪念先人、感怀母亲、慰问老人等系列活动,所有学生也都乐在其中。      今年寒假,学校还布置了一项特别的孝心作业,所有同学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父母带去一份感动,这一个个美好的瞬间都被大家用相机记录下来,从开学那天起就一直被展示在教学楼一层和所有学生一同分享。      王维川表示,郑宅镇初级中学许多学生身体里流淌着郑家人的鲜血,他们发自内心的为这份文化感到自豪而骄傲,更是打心底觉得他们有这个义务和责任将支撑郑氏家族延续的孝义精神,在自己的身上继承与发扬下去。

图为浦阳第二小学师生齐做家训操

自编家训操,人人都会做   “上到一国之礼,下到一家之训,以一己绵薄力,将文心美誉传递……”走进浦阳第二小学的操场,这里的师生正在做着一套“家训操”,一起唱着这首主题曲《家训》。主席台上领操的,竟然是一位男老师。“《郑义门》播出后,学校擅长舞蹈的音乐教师张崇煌连夜自编了一套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家训操’。”他的主动让校长陈健滢很是感动。随后几天,教师们率先学习,并利用课余时间教给各班的学生。“学生们很喜欢,一天到晚抢着要学。”张崇煌有些小自豪,“这个视频在      作为浙江省音乐特色学校,前不久,该校“禾丫丫”合唱团的学生们还自发前往江南第一家,在家长的支持下拍摄了一支MV,在浦江广为传播。陈健滢说,学校开展家训活动的宗旨是“演于形、记于心、践于行”。下一步,打算把“家训”融合到德育课程体系,将《郑义门》家训内容制作成绘本,赋予它更多适合小学生教育的内容。

图为浦江县实验小学学生创作水墨“郑义门”

多种形式演绎心中的《郑义门》   “少年郑栋”、“精灵角端”、“郑濂当家”……这些动画片《郑义门》里熟悉的人物和场景,出现在了浦江县实验小学的展示墙上,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该校美术教师曹幼娟透露,这些都是学生们观看动画片后,利用周末时间自由创作的水墨“郑义门”。有的学生把孝义美和建筑美结合在一起,九座牌坊画出了郑氏义门的九世同居。这所书画特色学校的学生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用画、写、吹、拉、弹、唱等多种形式演绎自己心中的《郑义门》。“我最喜欢郑栋,因为他非常了不起,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孝义榜样!”五年级学生徐艺瑄告诉记者,画笔下的少年郑栋描绘得栩栩如生。      漫步时政长廊,36位“孝义之星”的故事展现在眼前。该校以“孝义—寻根”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通过“孝义之星”评比、书画巡回展、寻根课程建设等,把孝义精神根植于师生的心中。早在寒假期间,每位老师都分享了自己对于“孝、勤、爱”的感悟。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学校组织全体女教职工到“江南第一家”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郑义门》播出后,语文老师结合课文,把孝义主题深入课堂。

图为郑宅镇中心小学学生用快板形式演绎《郑氏规范》

  “千年江南镇,浦江郑义门,同堂亲如初,共著孝义书,家规历沧海,代代有相传,忠孝礼义廉,江南第一家。”直到离开校门,记者依然能听见学生们清脆的朗诵声。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对于学习郑义门的精神,我们浦江绝不会只是三分钟热度。”教育局办公室干部汪永昶言语间满是坚定,“郑义门的孝义美德,正在浦江中小学生中传颂。”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数字媒体中心记者俞沁马丹一

及时点赞是个好习惯哦!

赞赏

长按







































视频营销
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yishizx.com/xyfz/115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