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孝义新闻
孝义农业
孝义趣事
孝义发展
孝义要闻
孝义资讯

子夏在孝义的日子

湖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lvyouxfnet.com/48705.html

子夏在孝义的日子

子贡是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子贡是卫国人(今鄄城县人),他是个十分善于言辞的人,外交才能十分突出,曾经游说诸国,为鲁国争取了很大的利益。子贡的经商才能也非常突出,他曾经游走于曹、鲁之间,赚取了大量财富,用以资助他的老师孔子周游列国以及在晚年整理典籍文献。

有一次,齐国名将田常发兵攻打鲁国,鲁国上下震恐。孔子也非常着急,就动员自己的弟子道:"鲁国是我们祖先坟墓之所在,也是我们的父母生活的地方,现在形势危急,你们应该做点什么"子路听罢,慨然请战,孔子很清楚鲁国在军事上并不是齐国的对手,就制止了子路。子张、子石请求出使齐国,也被孔子否决。最后子贡要求出使齐国,孔子答应了。

子贡来到齐国,经过四处打听才明白,原来田常之所以要攻打鲁国,是为了在齐国树立自己的威信。于是他就去游说田常:"我听说在诸侯之中,朝廷内部有忧患就去攻打强国;在朝廷之外有忧患的时候就去攻打弱小的国家。现在您的忧患是在朝廷内部,我听说齐君三次想要封赏您都被别人阻拦了,难道还不是忧患在朝廷之内吗?既然忧患在朝廷之内,那么就应该去攻打吴国那样强大的国家。即便不能取胜,有百姓在外效死、大臣在外统兵,朝廷必将为之空虚,自然就没有人能够和您对抗了,下面的老百姓也不会有什么意见。这样,要控制君主、操纵齐国,还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

田常听了子贡的话,非常赞同,但是又接着问道:"齐国的军队已经到了鲁国边境,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应该怎么办呢?"子贡说:"这个由我来办,我去说服吴国救鲁伐齐,这样齐国就可以和吴国交战了。"

于是子贡又来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我听说一个王者是不会放任诸侯国为所欲为的,一个霸主也不会容许天下有另外一个强敌出现。现在,万乘之邦齐国要攻打千乘之国鲁国,这是要和吴国争强啊,再这样下去,吴国要有危险了。而如果吴国去救鲁国,一方面可以镇抚泗水一带的诸侯,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击败齐国震慑更为强大的晋国。"夫差认为子贡说得很有道理,但他又怕越国趁自己出征的时候断了自己的退路,子贡听了以后说:"我去说服越国,让他们派兵跟您去攻打齐国。"

离开了吴国,子贡马上又去找越王勾践。对勾践说明了吴王夫差害怕越王趁机断他后路的事情,越王听了,非常害怕,赶紧向子贡请教不让吴王怀疑自己的办法。子贡对越王勾践说:"越王您应当答应出兵帮助吴国攻打齐国,激发吴王夫差伐齐的决心,并且用金银财宝贿赂吴王,讨得吴王的欢心。只要吴王出兵伐齐,最终都会给越国带来复仇的机会

子贡返回吴国,将越王勾践的话告诉吴王夫差,夫差解除了对越国的顾虑,答应出兵伐齐。子贡又赶到晋国,劝晋国国君厉兵秣马,等待吴军。

做完了一系列外交斡旋后,子贡回到鲁国。结果,吴军北上,在艾陵大败齐军,又与晋军战于黄池,最终举行诸侯大会。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吴晋争强,越王灭吴,三年后称霸诸侯。

子贡对孔子非常尊敬,孔子死后,弟子们都为之服丧三年,只有子贡建了一座草房子在墓前守孝六年。

有一次,鲁国大夫孙武叔贬损孔子,子贡道:"仲尼是不可毁损的。别人的贤名好像山陵,可以超越,只有孔子的贤名,好像日月一样不可超越。有些人想要自绝于人,想要损伤日月的光辉,他们不过是不自量力而已。"

卜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家乡就在今菏泽西北的卜墙堆附近。卜子夏是孔子晚年才收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四岁,以文学著称。历史上,卜子夏的主要功绩在于对儒家思想和儒学文献的传播,他的学问很好,在很多地方都能够启发孔子本人。孔门诸多弟子中,以卜子夏在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最为深远。

卜子夏的出身是比较贫贱的,在出仕为莒父宰之前,他家里非常穷,衣服破破烂烂,有人问他:"家里这么穷你为什么不当官呢?"卜子夏说:"那些傲慢的诸侯,我不会去做他们的家臣;那些傲慢的大夫,我也不会再见他们。我身为一名有志之士,不会忙于争利,急于在乱世之中向骄君慢臣求蝇头小利,最终总免不了丧身辱名的下场。"

在做学问方面,卜子夏专心致志,勤学好问,很注意从细小的环节中学到知识。他认为,学问就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君子学以致其道"是学问的真正目的。

卜子夏的学问非常出色,孔子非常欣赏他。有一次,他以《诗经·卫风·硕人》中的一句话:"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来问孔子道:"这句诗好像是在洁白的纸上描绘出绚烂的颜色一样非常传神,您能跟我讲讲它的意思吗?"孔子道:"这就好像是绘画,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后才能画上各种颜色。"卜子夏道:"是不是就好像设教于民,先有白纸一般的民众,才有礼教啊?"孔子听了非常高兴,说道:"我还没有想到这一层呢,这次是你在启发我啊。现在我可以好好地和你探讨《诗经》了。"

卜子夏后来做了莒父宰。一次他问政于孔子,孔子道:"不要急功近利,不要贪于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任莒父宰期间,他把曾子在莒父创建的讲堂扩大成为卜子书院,收徒授学,扩大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鲁哀公对子夏的学问非常欣赏,他经常请教卜子夏。有一次,鲁哀公问道:"一定要先学习然后才能安国保民吗?"卜子夏道:"我没有听说过不学而能安国保民的。"鲁哀公道:"那么即便是五帝也是有老师的吗?"卜子夏道:"怎么没有?我听说黄帝曾向大真学习,颛顼曾向绿图学习,帝誉向赤松子学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及我的老师仲尼也都有自己的老师。这十一位圣人,如果没有自己的老师,就不会有闻名天下的功业,也不会有流传千古的名声。"

孔子死后,卜子夏到魏国(现在的山西省孝义市)去讲学,深受魏文侯的尊重,和田子方一起被魏文侯尊为老师。这就再一次说明山西省孝义市是春秋时期魏国的历史事实。

作者:王恭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yishizx.com/xyzx/14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