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孝义新闻
孝义农业
孝义趣事
孝义发展
孝义要闻
孝义资讯

五一假期,泰兴这些景点你都来过吗

白癜风抗复发工程 http://m.39.net/pf/a_8122779.html
品味历史读懂文化

泰兴拥有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趁着假期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

文化旅游吧

……

黄桥古镇   黄桥地处苏中平原,位于泰兴、如皋、海安、姜堰、靖江五市(区)中心,建镇于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古称“永丰里”。千年沧桑,让这座城市积满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历史文化结晶随处可见,因其地处苏南与苏北的之间,南北文化在此交织大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文文化、城镇文化。黄桥古镇保存完好,镇内明清建筑、古建筑之间古巷密布交叉,古镇之内水网密布,古桥横跨。何氏宗祠

何氏宗祠位于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黄桥镇珠巷街号,始建于明代,改建于清初,已有五百年历史,虽历尽沧桑,仍然风骨犹存。

明清时代,黄桥何氏先后出了4名进士,10名举人,30名贡生,名秀才,且任职官员中多正直廉洁之士。年夏秋间,新四军进驻黄桥,在此设大众俱乐部,开展文艺宣传。同年10月黄桥决战期间,祠内设支前委员会,黄桥人民将成千上万的烧饼集中于此,源源不断送上前线,支援新四军。原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题写了“江北第一祠”。

何御史府

何御史府为明陕西道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何棐的府第,原东至罗家巷、西至马路、南至西大街、北到珠巷这一大片都是何棐家的房屋,有多间,其中很多主要房屋如神主楼,建于明成化之前。何棐做了京官后,于明正德年间在原主要房屋的东边修建了座西朝东的大门堂和二门堂,从此人们称何棐家房屋为“御史府”。

韩氏故宅

位于黄桥镇王家巷内,系明清时代建筑。韩氏故宅座北朝南,前后6进,原有房33间,现存房24间。该建筑占地面积.6平方米,建筑面积.6平方米,现基本保存原貌。

韩秋岩故居

位于黄桥镇珠巷东首,系清末建筑。韩秋岩,又名韩士元,生于年,卒子1年,被誉为“世纪老人”,韩秋岩是高级工程师、著名书画家,黄桥中学创始人之一。曾在意大利专攻航空机械,并受政府委派检验我国订购之飞机,学成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大学、苏州工专等校教授。晚年涉足艺苑,诗、书、画、印均有造诣,曾任美协江苏分会会员、苏州国画院画师、苏州沧浪诗社社长等职。

朱履先中将府

位于黄桥镇王家巷东首,系清代建筑。中将府原为何氏宅,建于清代中期,清晚期卖于朱家,朱履先即出生地于此。

朱履先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年辛亥革命时在南京率部起义。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阅兵式上,朱履先任总指挥,后晋为中将。朱履先一生经历了清朝、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新中国4个不同时代。抗日战争期间,与中国共产党结下不解之缘。社会主义建设中,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生死与共。辛亥革命胜利后,朱履先升任陆军第二师团师团长,中将衔。其故居称为“朱履先中将府”。

丁文江故居

丁文江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地质学之父,科学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胡适曾作《丁文江的传记》。

丁文江故居位于黄桥米巷,该建筑高大宽敞,用料讲究。前后三进,每进六间。第一进东边三间五架梁,为大门客房,西边三间亦为五架梁门窗朝里,为西客房。第二进并排两座大厅,有门相通,门前汉白玉石鼓一对,门楼砖雕精美。二大厅均为明三暗六结构。抗战期间,陈毅曾在此接待地方开明士绅,共商抗日大计,偶或对弈。

“裕泰和”茶庄

安徽绩溪大坑口村(古称龙川)村民胡允源,光绪二年()在泰兴市黄桥镇开设了“裕泰和”茶庄。其后,又在靖江季市开设“胡源泰”茶庄。至其孙辈胡炳华、胡炳衡时,姜埝坝口、泰州城东大街又相继开了数家茶庄。黄桥镇“裕泰和”茶庄开设于镇内东大街,茶庄货真价实,口碑甚好。

年公私合营,黄桥镇“裕泰和”茶庄改名为“陶瓷茶漆席中心门市部”。

顾孝子墓

孝子顾昕,唐末宋初人,事母至孝,宋史卷《孝义》篇有载,为泰兴载入正史第一人,其墓葬于西门桥外。

明万历19年,泰兴知县段尚绣立碑亭于墓前;清道光14年,泰兴知县李震与里人重建,增石刻对联曰“孝列史书五十载晨昏不改;墓凭碑石二百年风雨无伤”,可惜文革中被毁,0年8月从河底捞出,重建于黄桥公园中,碑高1.96米,宽1米,厚22公分,联柱高2.7米,径29公分。

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   泰兴市文化博览中心(泰兴三馆)位于泰兴市府前街老县衙地块,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东西向长度米,南北向长度米。文化博览中心以老县衙的重建和恢复为基础,重现古县衙的历史风貌,内设博物馆、名人馆、规划馆等三馆,以表现泰兴的人、物、城为主线,将城市沿革、历史名人、文化遗存、馆藏文物、现代城市风貌、城市发展远景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泰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乐器文化博览馆

乐器文化博览馆位于泰兴市黄桥镇,共有3层展厅,总建筑面积约六千平方米,集有一千多件乐器展品。

在这里,游客除了可以了解世界提琴发展史、中国提琴发展史、提琴是怎样制成的、西洋乐器中国人为王的奥秘以及家庭作坊和配套生产的异同,还可以体验由木材处理、琴头工艺、秘方刷漆等组合成的“提琴艺术之旅”。

END

来源:泰兴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yishizx.com/xyyw/9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