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时,选择紫荆花做为香港的区旗图案,象征着国家统一、家庭和睦、骨肉情深、永远不分离的意思。
中国传统的儒学文化提倡“孝悌”和“仁义”,而“三田哭紫荆”恰好形象地演绎了“孝”和“义”的真谛——家和万事兴。汉章帝在洛阳闻报,大加褒扬,并亲赐“孝义”匾额,挂于村门之上。古代很多典籍中都记载了这个故事,并进入了名家名篇,如南朝吴钧的《续齐谐记》、明朝冯梦龙的《喻世明言》、抱瓮老人的《今古奇观》等。“三荆同株”、“紫荆三田”成了“兄弟情深”的代名词,在诗词、戏曲中频繁出现,如西晋陆机有“三荆欢同株”、杜甫有“风吹紫荆树”、李白有“田氏仓促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的名句,元代杂剧有《感天地田真泣树》剧目。
孝义出土的重刻三田碑,记载了明朝邑侯朱胜题写的八句诗:
紫荆一株,别籍三涂;夜才议砍,晓辄憔枯。
因感更合,其花再苏;孔怀之道,人当是图。
自古至今,围绕孝义村周围的行政机构设置,都始终保持着“孝义”的名字,梁时称为“孝义宫”,隋朝叫孝义驿,明朝叫孝义保,清朝叫孝义镇。这是因为孝义有着很悠久的文化传承和发展,从家庭道德走向社会美德,核心就是团结和谐。
解放前孝义的西寨门上还有“三田故里”的匾额,解放后,在孝南、孝北先后出土和发现了三田墓遗址、玲珑八角井遗址、三田遗址、三田遗风等碑刻。
附:古人咏紫荆花的诗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
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韦应物《见紫荆花》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
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
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杜甫《得舍弟消息》
综合网络搜集整理。
关于巩义的一些民间传说,您还知道哪些呢?
欢迎朋友们私信告知或者邮箱来稿:
qq.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