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多云-4~9℃
一个小村庄,因一段红色历史而被载入孝义革命事业的史册,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时代的必然。《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大型主题系列报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孝义县人民政府首驻地——杜村乡东小景村,追忆那段红色历史。
这里是杜村乡东小景村孝义县人民政府首驻地的大院里,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的几间简单的房屋科室,以及屋内一张张简单朴素的办公桌椅,见证了前辈们的创业艰辛历程,也将我们一起带入那段红色记忆。
孝义县政府的组建,与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背景下,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加紧抢夺胜利果实,不断向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进攻这一形势紧密相关。
孝义县人民政府首驻地纪念馆馆长
武利根
党中央向全党人民提出了号召:提高警惕,防止内战,晋绥解放区党委迅速号召地方人民贯彻中央“八个字”方针,所以迅速成立了晋绥解放区第七地委,地委书记任命为马佩勋,又迅速组建了孝义县人民政府,重新调整了孝义县委,任命武高同志为中共孝义县委书记,任命了杨汉三同志为县长。
年9月18日,中共孝义县委书记武高、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汉三率36名地方干部及县属武装进驻四区东小景村,租用村民李万金院内8间窑洞办公兼住宿。同时进驻东小景村的还有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下属机关单位。
孝义县人民政府首驻地纪念馆馆长
武利根
第一,东小景村是紧邻晋西北解放区的汾孝边境地区;第二它的地理地貌沟壑纵横,山峦起伏,便于作战;第三个,主要是人文因素,这个村当时有百十来户人,参加八路军、地下党、民兵、农会组织的所有人员一共涉及到36个人,也就是36个家庭,你想想来户的村庄,就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群众都是革命家庭,这说明了东小景村的革命群众基础相当雄厚。
从进驻东小景村,至年3月汾孝战役后撤出,近一年半的时间里,面对重重困难,孝义县委、县政府带领群众“扫除敌据点、摧毁敌编村,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深入乡村,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政权,废除阎锡山政权“兵农合一”暴政,展开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工作。
孝义县人民政府首驻地纪念馆馆长
武利根
他们白天一手拿锄一手拿枪,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晚上上门串户,召开小型会议,发动群众,工作非常艰苦。这36个人,他们每天享受一毛钱的伙食费,一个月40斤小米的待遇,撑起了孝义革命的一片天地,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年7月,贯彻落实党中央“五四指示”精神,县政府辗转多地,在紧张的斗争中,用70天的时间相继召开了人以上行政村干部会议,确定了在孝义开展土地改革试点的任务。
孝义县人民政府首驻地纪念馆馆长
武利根
全县确定了由杜村、上令狐、下柱濮、大会这四个地方,作为全县土改的试点。通过这个试点总结经验,全县推广,到孝义一九四八年彻底解放的时候,孝义西部山区,也就是孝义解放区已经实行土地改革的村庄达到了多个。
在驻地,县政府人员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大院里的一口“爱民井”是见证,曾经发表在德国的期刊杂志上的剪纸艺术画《织布》,同样也是那段军民鱼水情的注解。
孝义市党史研究室宣教科科长
武维萍
政府一班人首驻东小景村期间,我国著名的版画家力群也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住在东小景民兵队长家里,民兵队长的爱人叫石桂英,石桂英平常爱剪纸,他就看到了石桂英贴到家里窗户上的剪纸就引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就跟石桂英合作,共同创作了一幅《织布》的作品。从我们党史研究的这个角度来看,这幅作品它在当时就反映了咱们全国的文艺创作的方向,它是以人民为主的,创作的根源是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生活,它是为人民服务的。
火红的窗花,生动的构图,亲切的神情,如实地展示了广大群众沐浴在解放区阳光下,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幸福和自豪。汾孝战役、晋中战役期间,群众积极自愿“支前”,为夺取解放战争在孝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孝义市党史研究室宣教科科长
武维萍
汾孝战役当时的敌我力量是比较悬殊的,因为当时阎锡山的部队总共派出了25个团三万余人,咱们的部队总共是18个团两万多人,但就是在这个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了汾孝战役的胜利。汾孝战役取得这个胜利之后,为我军由对峙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史料记载,孝义县人民政府在较短时间内组织了余名民兵、民工参战,抢制云梯余副,门板0余块,担架0余副,骡马大车余辆,粮食、鸡蛋不计其数,为汾孝战役的胜利做出积极贡献。
年7月,孝义县政府首驻地的11间窑洞修复,并建成了平方米的纪念馆展厅,记录了孝义从年建党到年全境解放22年的历史。红色故事被代代赞颂、红色文化被代代守护,红色精神被代代传承,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参观学习,激励鼓舞着49万孝河儿女。
孝义市党史研究室宣教科科长
武维萍
孝义县人民政府首驻地纪念馆,是咱们孝义的一个综合性历史纪念馆。它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历史产物,这个纪念馆更大的一个意义,就是就体现在它的人民性上,它更好地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本质的特征,从这里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老一辈革命者他们身上不忘初心的使命与担当。
如今,县人民政府首驻地纪念馆已经成为人们接受党性教育的红色革命基地,人们在一间间窑洞、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红色文物中,回顾革命历程,接受红色精神洗礼。广大孝河儿女将继续继承和发扬先辈的光荣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站在历史前进潮头,接续奋斗。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新闻视频记者/李霖雷丹编辑/艺娇晓曼
?孝义广播电视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