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孝义新闻
孝义农业
孝义趣事
孝义发展
孝义要闻
孝义资讯

孝义家中的潘哥哥教育追梦人潘东峰

年轻的“老校长”,这是很多朋友、同事对他的评价。从年1月起走上了校长岗位,时间不长,却有了四校任职的经历。每个学校他都承担了基建任务,攻坚破难,兢兢业业,几乎无节假日,极大地改善了各个学校的办学硬件。每到一所学校他都能团结同事,以身作则,带领同志们开拓创新,不断使学校迈上一个新台阶。年8月调任至郑宅镇中心小学,他开始了新的教育追梦路。

学生眼中的“潘哥哥”

孝孝

义义,看,潘校长来了!

不,孝孝,那是潘哥哥来了!

义义

孝孝

为什么要叫他潘哥哥呢?

看看于涵涵的作文就知道啦!

义义

相识相知

“我最喜欢你们叫我哥哥,因为哥哥可以照顾弟弟、妹妹们”,原来校长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也可以像家里的哥哥一样。就这样,在我们江南郑小的大家庭里多了一个亲切的称呼——“潘哥哥”。这个称呼渐渐地就出现在了我们所有人的口中。

夏日炎炎,潘哥哥也喜欢“玩水”!他一会儿站着向四周洒水,一会儿蹲下用手感受地面温度,你以为他只是在玩水吗?那是因为晚上我们要在这里露营,他就是我们的“守护使者”——“潘哥哥”!

相伴成长

胸无江海心难阔

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潘哥哥说:“每日晨读午阅,雷打不动。”现在,我们不仅在学校阅读,在家里也能静心阅读,书成了我们最好的朋友!

在崭新的校园里,我们和潘哥哥一起拔草,让我们的校园更加清爽美丽;游学归来,我们和潘哥哥分享了杭州之行的学习收获;秋游的时候,我们和潘哥哥一起开心地合影;“潘哥哥”带着我们写春联、卖春联......点点滴滴都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个平易近人的“潘哥哥”。

在夏令营的时候,我们还跟着潘哥哥去远足,他为我们讲解爬山的注意事项,教我们如何去克服沿途的困难,帮我们切瓜煮饭,又让我看到了一个言传身教的“潘哥哥”。

有礼

人无礼,无以立

有序

路队有序、整理有序

摆放有序、就餐有序

有方

写“人”字,学做人;

亮家训,正言行。

有礼、有序、有方,让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郑宅味”——孝义并重、忠爱兼备、礼序同行。

老师眼中的“贴心人”

东明书院是郑宅中小的前身,吴莱、宋濂、柳贯都曾在书院任教,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修养教导出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虽然我们不能与先贤们相提并论,但是我们应努力向他们靠近,传承他们的教育精神。来郑宅中小才短短两年,但潘校长非常重视师德师风的建设、教师专业的成长、教育科研的发展以及团队精神的打造,他以其自信、严谨、执着的性格,指引我们走上成长之路。

成长之师

潘校长认为,青年教师是最有活力、最有潜力、最有战斗力的教育资源,他们是学校里最新鲜的血液,他们的成长可以促进学校的发展。为了我们能更好地成长,他以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为载体,用心做我们的“引路人”。

三笔一画

坚持每日练习

争取点滴进步

夯实基本技能

个人素养

展示个人才艺

强化专业技能

提升综合素养

团队合作

明确共同目标

凝聚群体智慧

发挥强大力量

传帮带取经验

给压力创平台

他是我教育生涯中的第三任校长。在两年的相处中,我学到了很多,是他引领我走上了教科研的道路,我执笔的两个课题分别获得了县二等奖、市一等奖,获得市一等奖的课题即将送省参评。(杨秀)

他给了我们很多展示自我的机会,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成长的渠道,从青年素养大赛到联盟演讲比赛,从县教研课到县优质课比赛,是他的帮助与鼓励让我们取得不错的成绩。(吴晓东)

他对我说“你的梦,很蓝”,我欣喜于第一天校长竟然知道我名字,于是就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认识了彼此。作为新教师,我们对上课、备课充满了迷茫,他请来了资深语文专家楼庆华老师;对班级管理无从下手,他给我们安排了师傅;对工作产生畏难情绪,他耐心鼓励、细心开导......(曹梦兰)

工作之友

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他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在教育工作中,他称自己是全体教师的“战友”,一起努力,一起欢笑,共同进步。

认真向用心转变潘校长的风格气质、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校、影响着师生员工。在他的理念下,我从细节出发,磨砺自己的气质,积极参与打造优秀的团队,使自己和教师团队在实践中向更优秀靠近。(徐央正)

团队合作聚人心潘校长告诉我们,在认真工作之余也要学会享受生活。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使大家在快乐的体验中放松身心、认识自我、感受团队、增强团队凝聚力,逐渐建立和优化了我们这个团队。(陈聪聪)

作为校长,他从不高高在上,用一颗真挚的心,与大家推心置腹、以诚相见。在我们取得成绩时及时给予肯定;在我们遇到困难时积极帮助,把我们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不仅关心我们的工作需要,生活需要,还关心我们的精神需要,所以他是我们的“贴心人”。

孝义家中的“顶梁柱”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郑宅中小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怎么样让所有人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谐、快乐、爱和责任呢?他指出: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每一个老师也都有一个家。当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老师相聚在一起,我们的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以校为家,为家奋斗!

家的建设

年5月26日,是我们搬新家的日子,潘校长带着我们搬入了期待已久的新家。搬迁之前,学校分批带领老师、家长熟悉校园、清扫校园,给学生一个整洁干净的新家。搬家这天,虽然下着雨,但是浇不灭我们搬家的热情。

教学楼、图书室、体育馆、足球场,该有的硬件一个也不少。焕然一新的教室,明亮清爽的走廊,这就是我们的家。他始终把校园建设与文化构建联系在一起,打造最美班级、最美办公室,建设和谐校园。

家的发展

义门讲堂的开设

他倾注心血关心教师的成长,所以为了提升教师的文化内涵,学习优秀的教育理念,学校开设了“义门讲堂”,邀请专家开堂授课。

校本教材的开发

在“孝义家文化”思想的引领下,为了继承和发扬“孝义文化”,学校历经一年多时间编写了校本教材《孝义风》、《孝义行》。年由浙江少儿出版社正式出版,并作为浦江县地方德育读本在全县推出。

项目承包制的推行

为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每位老师的智慧和潜力,学校推出项目承包制。以年级组作为一个团队,或者自由组成团队,包括策划方案,活动开展,成果展示,活动总结均由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完成。在一个个团队的努力下,学校活动精彩纷呈。

家文化月(六年级策划组)

学科月(各学科组长策划组)

爱鸟月(二年级策划组)

毅行日(综合策划组)

最美家人的评比

潘校长引领孩子们学习孝义文化,争做孝义人,他说,孝义是为人之本,成为“孝义之星”是学生评优评先的前提条件,而“二十佳孝义之星”更是学校的最高荣誉。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家人的努力,学校每天都要举行“最美家人”评比,感恩他们的默默付出。

孝义之星

最美家人

家的愿景

回首昨日,珍藏拼搏的记忆;立足今日,点燃全新的希望;迎接明日,放飞教育的梦想。学校将继续紧紧依托“江南第一家”的地域文化优势,让“孝义家文化”教育活动继续向家庭、社会进一步延伸,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联合,打亮打响“孝义家”文化学校特色品牌。让每一个从郑宅中小走出去的孩子都能做到行孝义事,做孝义人,烙上“江南第一家”人的印记,具有浓浓的郑宅味!

本次编辑:郑宅中小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鍝鍖婚櫌鐧界櫆椋庝笓绉戝ソ
鐨偆鐥呮渶濂界殑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yishizx.com/xyyw/55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