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位于山西省孝义市高阳园区南岸,北临下堡河,南靠省道孝石线,距孝义市区7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与孝河湿地、晋商古驿道、胜溪湖森林公园、临黄塔等形成一条特色文化旅游路线。景区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与当地孝亲文化的结合地。本期小编邀您一起走进金龙山,享受惬意的休闲时光~
金龙山胜迹,在当地颇孚人望。唐史记载:“孝义西乡临水村南岸有山,名十八甲者,其巅旧建金龙大王之庙,前襟胜水,左涌清泉,山形层叠,恍矗青云之梯,庙貌巍峨,俨开龙门之遥;在昔文人蔚起,仕宦云从,孰谓神灵之默佑,风水之发祥耶”。
总占地面积5.91平方公里,主景区占地余亩,景区内有余亩的生态采摘园。主要布局有入口区、孝亲景区、忠孝渡景区、义仕景区、农业观光园、金龙沟六个景区。景区有崇孝寺、观音大佛、文昌阁、神仙楼、财神殿、敬德祠、青云十八阶、金龙殿、五福阁、金龙泉、观音堂、采摘观光园等主要景点。项目全部完成后,将成为集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孝亲文化展示、湿地观光、民俗体验、商贸流通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
青云十八阶由十八个巨型台阶构成,全部采用草白玉浮雕,底座为花岗岩材质,底端和顶端落差49米。十八阶台阶每一级台阶雕刻中华九鼎,清朝文武官员官服补子浮雕,寓意为步步登高,青云直上,一言九鼎。中间浮雕嵌填金龙四大王传说,描述金龙四大王谢绪从人到神的传奇故事,共18幅。
金龙殿清光绪丁酉年(光绪二十三年)夏初重修,始建年代不详。当时在金龙大王庙的旧址西边建正殿三间,为一堂两屋的规制。堂之正中供奉金龙大王圣像,屋外有围墙环绕,规模较之原先略显狭窄。公元二〇一二年在此基础上加固并扩建为两层。面宽为16.23米,进深为9.06米,两层双檐仿清式建筑,钢筋混凝土与木结构相结合,青砖墙面,屋面采用灰筒瓦铺,四周回廊。
一层供奉金龙四大王谢绪,左右两间供奉金盔金甲神、运河之神,皆为金龙四大王封号、化身;二层真武大殿供奉真武大帝。庙堂雕梁栋宇庄严雄伟,油漆彩绘鲜艳夺目。庙东新建长廊,犹如龙身飞舞,曲折蜿蜒。
金龙泉古碑文记载,金龙泉即是位于金龙庙左边的半山泉眼。今在其原址重修扩建,泉眼处置一龙头石雕,清洌甘甜的泉水自龙口流出,且终年流水不断;又增修放生池,方便信徒将各种水生动物如鱼、龟等放养在这里。信徒放生积德,体现佛家“慈悲为怀,体念众生;吉祥云集,万德庄严”的教义。旁边修建一座六角亭以作为坐镇建筑,传说此地乃从前每逢天旱人们祈祷普降甘霖之处。
神仙楼石牌楼是金龙山文化旅游景区道教区的山门,其造型形式为五间六柱五楼亭阁式斗拱建筑,全以草白玉石凿榫卯构成。通高13.9米,宽24.9米,正中坊额上刻“金龙山”三字,两旁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大师题字。牌坊的额、枋、阑、柱分别用浮雕、镂雕和圆雕等各种手法,两面雕有三清、四御、三官大帝、日神、月神、南斗六星君、北斗七星君、四大灵官、十二神将、四方之神、二十八星宿、六十太岁、金童玉女、门神秦琼尉迟恭等位道家神仙。坊间柱上雕刻99条蟠龙,底座十二神兽相对,镌镂精巧,造型优美,气势宏博。整个牌坊蕴含着道家顺应自然、弃恶扬善、淡泊宽容、修身养性、仁爱众生的理念。
崇孝寺重檐仿唐式庑殿式建筑,寺院山门朝北,与天王殿合一,额首“崇孝寺”题字,是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妙江法师所题。占地多平方米。寺内由山门、圆通殿、大雄宝殿、法堂、观音殿、地藏殿、钟楼、鼓楼等组成,自北向南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寺院建筑形制上按照汉传佛教规制,融汇佛教文化、古典建筑文化、现代建筑文化于一炉,侧重体现唐代建筑风格,使之古朴典雅,雄伟壮观,彰显“行孝仗义,包容大气”的博大气象。
圆通殿面宽为28米,进深为15米,单檐仿唐式建筑,屋面采用灰筒瓦铺盖,供奉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青铜极彩塑像。圆通是观音菩萨之别号,意为:“圆满乾坤、通灵今古”。
大雄宝殿即正殿,也称为大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重檐仿唐式庑殿式建筑,屋面采用灰筒瓦铺盖,四周有回廊及石栏杆。佛坛中间塑有三世佛,每尊佛像高8.04米。中为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释迦牟尼前面左右分列着迦叶、阿难两大弟子。佛坛背面供奉鳌鱼观音,两旁有善财童子和龙女像胁侍。均为青铜鎏金制。大殿两侧还供奉有十八罗汉像,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
寺内还建有法堂、观音殿、地藏殿钟楼、鼓楼、两旁是他的弟子闵公和道明父子二人。父子俩,因为儿子先出家,所以儿在左(左为上),父在右,均采用泥塑贴金工艺塑造。菩萨结跏趺坐,手持桃形摩尼宝珠,表示满足众生愿望。佛典载,因地藏菩萨有救母亲之“大孝”和度众生之“大愿”,所以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殿面宽为19米,进深为12.8米,单檐仿唐式建筑,屋面采用灰筒瓦铺盖。
观音堂占地面积约平米,一堂两屋3间殿堂,正堂供奉自在观音菩萨(善财童子和龙女侍立左右),两屋分别供奉水母娘娘、送子娘娘,均为悬塑泥像。观音菩萨可以显化为多种宝相,此为其中之一。
敬德祠面宽为17米,进深为14米,单檐仿清式建筑,屋面采用灰筒瓦铺,四周回廊。殿内供奉尉迟敬德及两个儿子尉迟宝林、尉迟宝庆。隋末尉迟敬德曾在我市白璧关镇守,后率众起义投唐,孝义市名中的“义”一说源于此。
文昌阁底层占地面积.69平方米,台明面积.05平方米,建筑高度34.米。阁身为钢筋混凝土清式仿木结构,屋顶为四角攒尖,灰筒瓦覆盖,重檐为歇山抱厦式,正心桁斗拱为七踩单翘双昂斗拱。底层台明、三层和五层出檐均采用花岗岩栏杆,供游客观光使用,门窗采用万字格木门窗。在建筑形制上充分体现了清代风格,外观精致华美,气势雄伟。楼内分层布局,一至四层陈列文化艺术品,六层供奉孔圣人,七层供奉文昌帝君,均为福建莆田木雕像。这样的布局体现了古今传统文化、道教文化的完美结合。
观音大佛大佛总重量吨,像高26.06米,寓意孝义市于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年)置瓜衍县以来至今(公元年)年的历史;莲花宝座高13.85米,寓意该市于唐贞观元年(公元年)因邑人郑兴“割股奉母”孝行闻于朝,唐太宗李世民敕赐改名为孝义,至今5年;大佛本体加莲花宝座共39.91米,地平面至佛顶99.1米,寓意佛家普度三界众生、九九归一、吉祥万福。
————————————
欢迎孝义新闻办官方58,小微将带给大家最新鲜的孝义资讯,直接与我互动。记得分享我们哦。
尽在微孝义。
加入,
微孝义!~让生活与众不同!
欢迎联系:
—
邮箱:weixiaoyi
qq.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