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策划:潘海涛
执行策划:鞠庆田、于恩刚
统稿:伊茂林
年9月20日《淄博晚报》
早晨6点52分,淄博火车站,随着一声汽笛响起,一列只有5节车厢的绿皮火车缓缓启动。在哐哧哐哧的颠簸声中,满载着一车厢欢声笑语出发了。
这是淄博火车站始发的唯一一列火车,车次。
今年7月19日,淄博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连华在讲话时提到,绿皮小火车对带动沿线旅游起到了很大作用,有关部门要在策划包装和站点设置上多下功夫,打造淄博旅游特色名片。
今天起,《淄博晚报》推出《哐哧哐哧,那趟绿皮小火车……》系列报道,带你一起感触小火车沿线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
之一热闹的小火车
绿水青山背起行囊享清闲
次列车起点淄博,终点泰安,全程公里,用时5小时41分,停靠23个车站。北牟、口头、源迁、南博山是淄博驴友的主要目的车站,这些站点临近太河水库、齐山、马鞍山、潭溪山、开元溶洞、泉河头、草莓基地、猕猴桃基地等人们熟知的景点。春天看百花,秋天赏红叶,是不少驴友的选择。
坐一次就迷上了
今年59岁的王绪禄,内退两年多了。年国庆假期,他聚餐时听朋友刘正明说起绿皮小火车。在家无所事事的王绪禄顿觉眼前一亮,当即约刘正明再乘小火车时一同前往。十几天后,王绪禄在刘正明陪同下第一次坐上了。
说起那次出行,王绪禄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一上火车,就想起了几十年前第一次坐火车的情景,大家面对面坐着,彼此不认识,却都很亲切。”
那次,王绪禄买的车票是到源迁,他却提前一站在口头下车了。为什么提前?因为上车后,对面一位不认识的驴友要在口头下车,说口头离马鞍山不远,登上马鞍山,举目望去,方圆十余公里尽收眼底。山上有齐兵营、有抗战遗址,太河水库就在山脚下。在口头下车,好玩的地方多着呢。王绪禄一听动了心,他说:“反正沿线我都没去过,票价也很便宜,以后再去源迁。”
上午9:20左右,王绪禄、刘正明和几个驴友在口头下车,直到下午4点多,他们在口头再搭乘返回淄博站的。六七个小时,王绪禄不仅登上了马鞍山、欣赏了太河水库,还到附近的城子村和老乡们聊天。一天走了十几公里,王绪禄感受到了多年没有的放松,忘却了腰痛,忘却了中午吃降压药。他说:“坐在山顶,望着太河水库,心里就想冲洗过一样,什么都忘记了。在城子村,口渴了,热情的老乡把我的水杯装满,给我讲村边淄河两岸的风俗,说那边是鲁国,这边是齐国。远去的故事仿佛刚刚发生。”
第一次坐小火车,王绪禄就迷上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隔三差五他就约上几个朋友一大早赶往火车站。
吃不完的果蔬看不完的景
在王绪禄带动下,不到两年他身边已有16人成为列车的忠实乘客,包括他的老伴李爱琴。李爱琴退休八年了,自称八年就干了一件事,看外甥。如今外甥已上学。出去玩玩,走走看看,成了老两口的共同愿望。
每次外出,王绪禄、李爱琴分工明确,他们各背一个包,一个装着水、面包、鸡蛋、菜煎饼等食物,一个装着工具。王绪禄说:“开始都是和朋友找个地方吃午饭,后来老伴随行,我们就自备。这样不光为了省钱,更重要是不管走到哪里,只要饿了就地吃饭,不用再下山了。”
他们的工具是什么呢?是一把挖菜的小锄头,还有一把小铁锤、两把雨伞。春天,山上到处是野菜,每次回来,他们的包里装满了野菜。3月20日左右开始挖荠菜,清明前后有榆钱,再晚点挖蒲公英,五一后就有槐花了。到了8月,山里葡萄、桃子熟了,9月初,源泉的猕猴桃熟了。10月,又有栗子、柿子、核桃、地瓜。季节不同,王绪禄、李爱琴背包的“内容”也不同。
说起小火车给自己带来的影响,王绪禄说:“出来玩玩,至少有三个好处,我没想到小火车让我退休后玩得这么自在。”王绪禄说的三个好处是什么?一是身体好了。两年前,王绪禄血压有点高,中度脂肪肝。他平均每周坐小火车出来一次,现在脂肪肝完全没有了,降压药也减到隔天一次。老朋友见了王绪禄,都说他脸色红润,问他老伴怎么伺候的?二是吃得好了。王绪禄说的吃得好,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海参鲍鱼,而是山里的各种果蔬、杂粮。从三月中旬挖荠菜开始,一直到11月初往家背地瓜,王绪禄和老伴很少到市场买菜。用他们的话说,买山里乡亲们的瓜果桃李、五谷杂粮,不仅质量好,还能帮帮乡亲们把山里的东西带出去。第三个好就是空气好。沿线的景点几乎去遍了,王绪禄和老伴还是习惯坐上小火车,有时就是下车找个地方,活动一会、坐一会,直到下午回家,为的是那里的空气呼吸着顺畅。
青山绿水间多少欢乐多少收获
像王绪禄、李爱琴、刘正明这样经常坐小火车出行的驴友,到底有多少?为近距离感触一下这些享受慢生活的人们,9月4日,记者坐上了这辆名声越来越响的小火车。
没等上车,就感受到了它在驴友心目中的位置。其他列车,上下车时间短,人们行色匆匆。而这列小火车,从淄博站上车时,长长的队伍前进缓慢,进去一看才知道,始发站已基本满座。四节车厢,大约六七百人。
大约从临淄站开始,上下的旅客开始多起来,尤其到了北牟、口头、源迁、南博山等站,这些地方景点密集,物产多样。从南博山再往西南,就出淄博进入莱芜境内了,此时旅客已下车过半。
记者在临淄车站,遇到了上车的吕凤兰,她今年63岁,是和女儿王颖一起上车的。王颖在北京工作,回家探亲听母亲说起这列小火车,执意要体验一次。王莹说:“乘飞机、坐高铁外出旅游,觉得只有到了目的地旅行才开始,坐这种慢车,外面的风景不像在高铁上那样一闪而过。不影响聊天,不耽误看景,一上车旅行就开始了。”
一年到底有多少驴友乘坐次列车?列车员告诉记者,夏季、冬季少一些,如果是春秋季,特别到了周末,往往一座难求。尽管每年有多少人次很难有个确数,但这几年,旅客越来越多、车内越来越挤,却是很明显的感受。
这些驴友中,五六十岁的群体占了很大比重,他们多是刚刚退休,体力还不错,子女也都成家了,有时间、有精力也有财力。出来转转,一是感受一下大自然,另外也有一种补偿心理,觉得工作了大半辈子,上班时忙忙碌碌,现在终于有时间出来散散心了。有的还有一种怀旧心理,他们年轻时坐的就是这种火车,现在绿皮火车保留下来的不多了。
随着小货车知名度的大增,周末许多年轻人也加入这趟专列,体验悠哉游哉的慢旅游。一到假期,大中小学生更是成了这趟专列的主力。
淄博小火车,青山绿水间往来穿梭,给人们带来多少欢乐、多少收获。
次列车时刻表
6:45检票进站6:52正式发车7:13停靠湖田站7:22停靠金岭镇站7:29停靠东风站7:39停靠临淄站,变向8:14到达南仇车站,8:16开8:33到达刘征车站,8:34开8:41到达黑旺车站,8:43开9:01到达西桐古车站,9:03开9:13到达北牟车站,9:14开9:28到达源迁车站,9:35开9:49到达南博山车站,9:51开10:02到达常庄车站,10:04开10:23停靠苗山站10:36停靠桃花峪站10:50停靠孝义站10:54到达莱芜东站,11:10开11:21到达莱芜西站,11:23开11:28到达蔺家楼车站,11:30开11:43到达司家岭车站,11:45开11:55到达范缜车站,11:57开12:11到达燕家庄车站,12:13开12:27到达上高镇车站,12:29开12:41到泰山车站。之二历史的辛泰线:
昔日备战今朝富民建家园
次列车行驶的线路叫辛泰铁路。40多年前的建设者们万万没有想到,当初为了备战,故意选择在便于隐蔽的山区修建这条铁路,没有遇到过战火硝烟,却以另外一种形式连起了偏远山区与繁华都市,为沿线居民打开了进出通道,铺设了建设家园、走向富裕的幸福路。1备战备荒备出来的铁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个特殊时期,美苏争霸的阴影笼罩全世界。不管是夸大了这种阴影的作用还是因为左的思潮影响,那个年代的人们做出了很多艰苦卓绝的努力,“备战、备荒、为人民”就是那个年代最响亮的口号之一。
年,山东省根据中央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国防“小三线”建设要贯彻“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报经国家计委批准,辛泰铁路列为国家建设项目。当时设计的主要技术标准为国产“前进”型机车牵引,设计土石方.35万立方米,桥梁58座.1延长米,涵洞座.8横延米;隧道21座总长米,新建车站22个,新建房屋7.7万平方米。
淄博车务段南仇火车站工作人员徐大德,是一名30多年的老铁路。因为这条穿越崇山峻岭的铁路担负着煤炭、石油等能源物资输送任务,像打仗一样,这些年,徐大德一刻也不敢掉以轻心。
辛泰铁路是国家的一条重要战备线,战备线的设计有独特之处。辛泰铁路最大的特点就是桥隧相连的设计,隐蔽性好,不容易暴露。沿线有铁矿、煤矿和石油化工产品,它的建成连结了胶济、津浦两大铁路干线,缓解了济南枢纽压力,起到铁路分流、加强备战和发展山区经济的重大作用。徐大德说:“很多炼油、煤炭企业都依赖这条铁路线,将大量能源物资运输出去。即使今天,这条铁路的主要运力依然是货运。次列车是客运,每天只有这一趟,而货运车就多了”。
随着铁路设备的不断更新,徐大德感觉这条铁路变化特别大。钢轨由每米43公斤提高到50公斤,再到现在的60公斤,铁路线的承载能力逐步提高。列车进出站指示信号也有变化,由最初人工扬旗的“臂膀信号机”变成如今的色灯信号机。
2堪称奇迹的大工程
现在的年轻人对辛泰铁路有些陌生,然而上世纪70年代初,这条铁路与太河水库一样,是淄博人民最热衷议论的话题,也是齐鲁大地劳动人民日夜奋战创造的一座历史丰碑。
辛泰铁路创下了不少山东铁路建设之最,隧道之多在全省铁路建设上非常罕见。这条铁路线上有隧道20多座,这些隧道中多数都在山区弯道上。隧道密集区段在西桐古至北牟车站之间,最引人注目的是口头隧道,全长达米,是全线最长的隧道。铁路线上的隧道所处地区山势蜿蜒、沟谷交错、地势险峻,施工难度相当大。当时缺乏施工经验、缺乏技术人才,建设这样的铁路是一个奇迹,倾注了无数建设者的心血。
淄川太河镇西同古村临近太河水库和辛泰线。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子南边修太河水库,西边修辛泰线。62岁的西同古村民张先会,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村里的人天天推着小车装石子,从村东山到西山,往来穿梭,煞是壮观。”
穿着有些发黄的白衫,抽着烟,张先会坐在大树下,思绪回到了自己十几岁的时候。“村子里人,那时候住进来了人,你说有多少人吧。”当时的社会环境,加上参与重大工程的激情,让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
辛泰线分段施工,不同工段的民工来自不同地区,西同古段施工的大部分是寿光人,按照军事化管理,分段合作,一个公社一段。村里人当时帮忙运石头,西山石头不能用,从村东山用小推车把石子运到西山。那时候吃面子窝头,虽然条件不好,但大家都特别有干劲。
3从通勤车到致富车
黑白的铁道,带动了沿线的经济,圆了他人的梦。
新泰线年通车后,先是货运,年有了客运,客运车最多时每天三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减为两对,现在只剩了。这趟车原本是通勤车,也就是供车站工作人员上下班用的。
原来,在各个站点上班的职工基本都是辛店、张店等地的人,这些职工上下班不方便。济南铁路局淄博车务段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趟车一开始就是一趟“班车”。后来时间长了,不少年轻职工就在工作的村里结婚成家,乘坐这趟车的,就成了职工和家属。
次列车也给当地百姓提供了极大的出行方便。不少人把辛泰铁路称呼为庄户铁路。在修建中,这条铁路就引起周边村民、居民的 “要想富,先修路”,这一观点在沿途的北牟站得到了很好的印证。66岁的村民高明铸见证了北牟站从建立到发展的全过程。“以前也会有列车从我们这里经过,但都是附近的村民为了赶集、走访亲戚而坐。现在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我们这游玩,他们爬山累了会就近找一家农家乐歇歇脚,附近很多村民都靠经营农家乐富了起来。”高明铸还不失时机做起了“广告”:“我们这里盛产地瓜、香椿芽,一些农户将自家的农产品带到站台附近去卖,能卖到比城里贵两三倍的价钱。”
在西同古站,记者下车后沿小路步行,穿过一片庄稼地就到了村中央。村民介绍说,太河水库、齐山、潭溪山都离此不远。正是如此便利的旅游资源,让次列车正逐渐转型,从通勤车变成了带动山区居民致富的幸福车,市民的旅游观光车。
次(次回程)列车时刻表13:15泰山始发
13:25到上高镇,13:27出发13:39到燕家庄,13:41出发13:54到范镇,13:56出发14:05到司家岭,14:07出发14:19到蔺家楼,14:21出发14:39到莱芜东,14:50出发15:40到常庄,15:42出发15:53到南博山,15:55出发16:09到源迁,16:11出发17:01到黑旺,17:03出发17:28到南仇,17:30出发18:49淄博终点站之三未来小火车
串起景点淄博旅游金项链
辛泰线备受驴友青睐的原因,在乎山水之间。如今,次列车还保留着23个站点,其中8个在淄博境内,绝大部分位于风景秀丽的南部山区。这些地方山高林密,蜿蜒绵长,凉爽宜人。当年为了便于隐蔽修建备战铁路的地方,如今成了景点密集的区域。次列车,担负起了联通城乡、发展旅游的重任。1连接景点,它像一条缀满珍珠的项链
次列车,不仅方便了沿线居民出行,还发展成为淄博人的一条黄金旅游线。它就像一条串起珍珠的项链,把沿线景点串起来。说小火车担负起发展旅游的重任一点也不过分。不妨先看几个站点附近的旅游景点。西桐古站附近有齐山、太河水库、潭溪山、玉皇山、竹林寺、摘星山;北牟站附近有方山、三棱山、武王寨;口头站附近有岳阳山、马鞍山、三台山、鹿角寨。源迁站附近有开元溶洞、泉河头、青龙山、焦裕禄纪念馆;南博山站附近有松子崖、青龙山、南坪山、金牛山、五阳湖(石马水库)、笔架山等。
因沿途站点周围风景秀美,引起了驴友们的注意。特别是近年来户外运动兴起,不少组织驴友徒步的团体看中了次列车,他们常选择步行穿越一两个站点,中午在村里吃一顿正宗的山里饭,下午乘坐返回的次列车回家。
如果没有辛泰线,没有小火车,要去这些景点,不仅路途远,而且山路蜿蜒,路况差,对驾车技术是个严峻考验,有了小火车就方便多了。如今,这几个小站停下时,都会下来很多背着行囊、拿着登山杖的人们。他们三五成群,向着心中向往的高峰前行。因为那里,有敦厚朴实的山里人,健康绿色的土特产,更有值得一看的大美山水。那是神思和自然的相互结合,行走在野芳琼香的山水之中,需要慢慢的用心去感受
列车经过黑旺站后,驶进隧道,车厢变暗。火车驶出隧道,天光大亮。一明一暗之间,仿佛旅客随着火车一起经过了一场洗礼。穿出隧道,两侧青山林立,影影绰绰,天高云淡,山峰矗立。间或一两间青砖红瓦一闪而过,惊艳其中。列车员说:“周边的山都比较矮,爬起来不会很累,游客们沿着徒步走上半天,正好可以找一个就近的站返回,十分方便。”
2便利的路线,低廉的票价
有了人流,很多事就好办了。人流带来的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沿线都是山区,因为铁路的修建,村民走出大山方便多了,外面的游客进入山区也有了便捷通道。全程公里的列车,票价只有11.5元,站与站之间的票价才1元。便利的路线、廉价的票价,让这列原本作为铁路职工通勤车的列车更受到大家的喜爱。家住莱芜的郭云峰夫妇经常乘车回家,他们已在得益乳业工作了近三年。他们对记者说:“每个月轮休的时候我们都会乘坐这趟火车回家,8.5元就可以直接坐到家门口。每个月坐两次,我们已经坐了三年。”
从北牟站下车后,走到站内一面山坡上,那里有一座刚修好的凉亭。站在凉亭,与对面青山相望,中间山谷中穿行着的铁路,就是辛泰线。这里时常能看到工作人员沿路检修,也能看到一列列火车通过。两侧青山相迎相送,山上的白云轻轻飘过。诗情画意也不过如此。
北牟站是辛泰线上的一个小站,近年来随着绿皮小火车旅游线路的开发,这个小站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还有不到一个月,北牟站工作人员孙天真就要年满60周岁退休,而今年已经是他在铁路上工作的第四十个年头。“我家在青州,平时三个月才能回一次家。这个地方虽然离家很远,地处山区,平时也很寂寞,但我从没后悔过。”
老旧的站台,淳朴的村民,随着绿皮火车的停靠,欢聚或离散每天都在发生。只有绿皮火车像一匹老马,从岁月深处驶来,载着每位旅客到达目的地。
3一次次慢行,带给人们最美的风景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次列车越来越受到游客欢迎,北牟站站长巩传永有压力的同时,更有动力。他说:“我们要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也要确保好旅客的人身安全。北牟站风景十分优美,全站职工都将这个站当做自己的家,我们希望这个‘家’能建设的更加美好。” 伴着暮阳或新夜,这辆绿色火车带着旅途的奔波缓缓驶出驶进淄博站。下车后,不经意间,大家用手摸着仍带着尘土的绿色外壳,似乎是在说:明天见,老朋友。 晚上6点49分,看着最后一站的旅客鱼贯而出,沿出站通道离开,列车员们也仿佛卸下了满身的疲惫。 辛泰铁路曾有电气化改造的计划。可以想象,随着线路改造完成,夏天用的吱吱作响的风扇将被空调代替,乘车环境更舒适了,但乘车带来的闲适却不会变。线路、车站、大美风景,这些最吸引人的元素将依旧保留。 次列车,用一次次慢行,慢慢行驶进人们的心里,把沿线的最美风景带到每个人的身边,留给人们更多期待。 风驰电掣时代,淄博那一趟优哉游哉的绿皮小火车呦!
次列车沿线景点西桐古站附近:齐山太河水库潭溪山玉皇山竹林寺摘星山
北牟站附近:方山三棱山武王寨口头站附近:岳阳山马鞍山三台山鹿角寨源迁站附近:开元溶洞泉河头青龙山焦裕禄纪念馆南博山站附近:松子崖青龙山南坪山金牛山五阳湖(石马水库)笔架山文/晚报记者鞠庆田于恩刚伊茂林孔晓文图/晚报记者杨忠奎按照计划,今年9月底,次列车完成电气化升级,夏天用的吱吱作响的风扇将被空调代替。乘车环境更舒适了,但乘车带来的闲适却不会变。线路、车站、大美风景,这些最吸引人的元素将依旧保留。
今年7月20日召开的淄博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连华在讲话时提到,绿皮小火车对带动沿线旅游起到了很大作用,有关部门要在策划包装和站点设置上多下功夫,将其打造成淄博旅游的一张特色名片。
次列车,用一次次慢行,慢慢行驶进人们的心里,把沿线的最美风景带到每个人的身边,留给人们更多期待。推荐阅读:未来3年内,淄博将对个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改造,快看看有没有你家!
桓台通报6起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典型问题
注意啦,淄博新增52处电子监控!
淄博人民有福啦!6大公园同时在建!光看效果图就已经美醉啦!
曝光!89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逃人员照片公布,见到请报警!
紧急通知!这种笔或致白血病,你家孩子天天在用!赶紧扔掉!
个中国最难读的地名,99%的人都读错了!
里约残奥会今闭幕,中国军团战绩创纪录!向这些追梦人致敬!
编辑:张捷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