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孝义新闻
孝义农业
孝义趣事
孝义发展
孝义要闻
孝义资讯

寻找幸福之人生必做的件事第09

 

(三)孝父母之志

  孝养父母之志就是光宗耀祖,奉献社会。《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意思是说,要用自己的德行去奉献社会,然后扬名于后世,让所有社会人士感受到某人能够这么有成就地在社会付出,是父母养育教诲的结果,那就是一种大孝显亲的表现。也就是我们说的光宗耀祖。

大家听说过孟子母亲教子的故事——孟母三迁。孟母不辞辛苦,三次搬家,从坟场附近,迁到市场附近,再搬迁到学校(私塾学堂)附近,使孟子从小受读书人的影响,热爱学习。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断机杼教子”,把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孟子看了吓一跳。孟母以此告诫儿子,你中断学习,就如我剪断这未织完的布匹一样,是一事无成的。从此,孟子发愤读书,继承孔子的儒学,而成为亚圣(孔子是至圣)。孟母有志培养儿子成为出色的人,而孟子不负母亲的栽培,果然光宗耀祖,大孝显亲,这是养父母之志。现代的父母,也都是望子成龙,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拿出孟子那种发愤精神,成为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以养父母之志。

  再举一个例子。中国记载历史的名著,有《史记》和《汉书》等。《史记》是由司马迁写的,由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写到汉朝。《汉书》记载了自汉高祖开始至王莽篡位的这一段两百二十九年的历史。《汉书》的作者是班固。但实际上《汉书》是班固父子,以及班固的妹妹,两代三个人完成的。班固的父亲叫班彪,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读了《史记》很赞叹太史公司马迁写出这样优秀的作品,使中国的历史得以流传。可惜《史记》只记到汉武帝时期,于是班彪下决心要把历史继续写下去。他开始收集有关资料,经过相当的努力,终于开始写作了。可惜他的寿命不长,只活到五十二岁,还没有写完就去世了。班彪的儿子班固,从小受父亲熏陶,学识也很渊博,父亲去世后,他整理父亲的遗物,发心要继承父亲遗志,把《汉书》写完,完成父亲的事业。班固虽经历种种挫折,仍不放弃这个志愿,他不幸遭到朝廷小人的诬陷,而被判坐牢。在监狱里,他还坚持整理写书,后来被皇帝释放回家,继续写作。后来班固去世了,《汉书》还有少部分未写完,班固的妹妹班昭,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女子,又继续哥哥的事业,最后完成《汉书》。这不就是孔子所说的“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吗?

  孝父母之志其实也没有太深奥的道理,我们只要用心就可以做到。比如,在单位上好好工作,得到领导认可、同事认可、客户认可,把我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成长汇报给父母,让父母因为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就是孝父母之志。

  实际上,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三者是融合一体的。

  孝延伸到家庭之外就是忠,因为每一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自己的儿女充满了期待。希望儿女有出息,干出点成绩来,为社会、国家、民族做出一定贡献。儿女做得好,父母脸上光彩熠熠,见人就夸儿子女儿今年获奖了,晋升了,研究出成果了,这就是孝志。中国的孝文化不是封闭、狭隘的,不是让你天天围着爹妈转,它是积极进取的,激励每一个人大有作为,是全面、立体、开放、深刻的一个大概念。

  我们很多人对孝文化不理解,片面地认为孝只想着爹妈,太狭隘,我们得爱国、爱人民、爱党。大家想想,如果我们连父母都不爱,还能爱国、爱人民、爱党吗?不可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里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八个字如何才能落实到生活中去?怎么才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源头是孝,我们要做到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这样的人能不爱国吗?工作起来能不敬业吗?和人相处能不诚信友善吗?他任何一个做不好都是不孝,中国人是用孝来解决社会角色的问题,用家庭角色来调整社会角色,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所以孝养父母之志有大文章,有一句老话叫忠孝不能两全。这句话其实对孝文化没有完整的理解,因为忠本身就是孝,爱国就是当我们的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群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我们一定会让位于群体利益、国家利益。这是大孝,中国人自古就明白这个道理,谁说忠孝不能统一?早就统一了,中国人的忠即是孝。

(四)孝父母之慧

  孝养父母的第四个层次是孝父母之慧。孝子要圆满地实行孝道,必须自己不断地学习圣贤教诲,不仅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还要帮助父母提高心志和智慧,才能使父母获得圆满的幸福。孔子曾经提到人生有三戒:“少者戒之在色,壮者戒之在斗,老者戒之在得”,孔子说老年之人戒之在得(贪)。因为年老了,容易对财产、家业、儿女贪恋执著,而导致内心烦恼不断,这时孝子应该用古圣先贤的教诲开解父母:“家财万贯,还不是一日三餐;宅舍无数,还不是夜眠六尺,应该把自己的积蓄财物分出来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比如赈灾、济贫、捐助医药及道德教育事业等等。”使父母从做慈善事业中滋养乐善好德之心。父母退休以后一般都比较清闲,甚至感到寂寞或空虚,做儿女的应该积极引导父母学习传统文化,或接受仁慈博爱的宗教教育,使精神有所寄托,获得圣贤智慧,排除“怨、恨、恼、怒、烦”。

  孝养父母之慧是孝的最高境界。如果你自己还没活明白,你怎么让你的父母打开智慧,这是有难度的。所以说我们真的想做一个孝子,我们得先自己学明白,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打开智慧之门。他们平常为那点小事烦恼,你就可以看出来了,为些表面的财物分配不公纠结、烦闷,这就是没有智慧。都这个年纪了,活了一辈子了,还在乎这点事做什么,有了又怎么样,没了又怎么样,放下吧,别去执着于这些物欲的东西了。许多父母不明白,想多挣点,给儿子、孙子攒着,儿孙自有儿孙福。假如你的儿孙有本事,根本用不着你的钱;假如他没本事,是个败家子,你给他多少钱他也给败光,你何必考虑这么多呢?老人要想想自己这一生是不是活明白了,自己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人生的智慧在哪里。

三、孝感天地

  按照孝的四个层次我们可以像照镜子一样对照一下自己,我们做到了哪一个,找找自己的道在哪里,差距在哪里。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真的是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的课题,所以孔子才告诉我们这个规律。《孝经》这句话是说明孝悌可以感通神明的道理。天子以孝事父母,祭祀天地,那么神明感其至诚,而降福佑,天下人也都心悦诚服。

1.孝能让父母延寿

  一个人孝顺父母,可以护佑父母,让父母延寿。朱清章老人生于年8月,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矿务局河滩沟矿二采区退休职工。年9月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孝老爱亲模范称号。年,一个沉睡了31年的老太太,由于养子朱清章的“至孝”所感,居然奇迹般地重新站了起来,演绎了一段“感天动地”的奇迹。

  年冬天,朱清章的母亲生火时不慎将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一千多块钱给烧掉了。气急攻心,突发脑溢血摔倒了。医院救治半年后,命总算是保住了,却成了“植物人”。为了给母亲看病,朱清章欠下多块钱的外债,一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时候父亲又因工伤患了外伤性振颤麻痹综合症,后来发展成半身不遂,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年轻的朱清章独自撑起了这个家。两位老人病倒没多久,朱清章从邻居那儿得知了自己被抱养的身世,但是他没有丢弃这对养育过自己的苦命夫妻。年,张凤英看上了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的朱清章,走进了他的生活。婚后,就和朱清章一道承担起伺候两位病人的责任。他爱人洗衣做饭、帮老人擦洗身体都井井有条,勤快的张凤英把老人和家里都打理得干干净净,光屎尿布就准备了五六十块,朱家门前常年飘扬的布头成了邻居们眼中熟悉的风景。年,瘫痪在床14年的父亲去世了。两年后张凤英患胃癌,就在她知道自己就要离开人世的时候,长跪在“植物人”婆婆身边,握着婆婆的手,说了这样的话“娘啊,儿媳不孝,不能再为你尽孝了,如果有来生,我继续侍候你……”。这与现在的儿媳的不孝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非常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反省。后来她离开了人世。朱清章似乎一下子垮了下来,但母亲还在,需要他的照料。他坚强地挺了过来。年,朱清章照例一大早来到母亲的床边,给她擦洗身体,念叨念叨这两天街坊里发生的新鲜事儿。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母亲竟然伸出手拉住了他,用两个手指头捏起一块鸡蛋,示意要他吃进嘴里。母亲的手能动了,朱清章高兴地流下了泪水。年春节,朱清章在火炉上烧了一壶水便出去劈柴,十几分钟后,他再回到屋里吃惊地发现母亲竟然一只手拎着壶站在火炉边。

  31年的植物人醒来,在医学上听都没听说过,绝对是奇迹!但在现实中就发生了,是朱清章这种“至孝”感天动地的结果!他母亲活的很快乐,“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起床了,拖地、收拾,忙个不停,比我起得还早。”谈到母亲,朱清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他母亲从慢慢恢复知觉,到后来可以自己独自上下五楼、做家务,每天吃完晚饭,朱清章还可以牵着母亲的手,带上两个小马扎,到附近的广场或者超市去遛弯儿。朱清章每当想起这些,都觉得无比的幸福。我不禁感叹到孝的力量竟然如此强大。

  朱清章的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守候》,在年正式上映。另外,朱清章和他的母亲还应邀参加了年的春晚,他的事迹感动和教育了全国很多观众,再一次证明孝感天地的事真实不虚,真实存在,孝悌之至是可以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的。

.孝敬老人让子孙平安

  孝敬老人还可以让子孙平安。我们再看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一个村支书照顾瘫痪的母亲十几年,对母亲照顾的无微不至。日本海啸的时候,他的儿子就在震区,他正在高速公路开车,他的朋友打电话,“侄子没问题吧?日本地震了。”他吓了一跳,说,“胡说!你怎么拿你侄子开玩笑?”他朋友说:“真的地震了!”,他马上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说“赶快上网看一下”,结果日本真的地震了。他当时很揪心,因为儿子就在震区。他说那个时候在车上只有一个动作,就是不停的给儿子拨电话,持续40分钟,拨不通,心里非常着急。那40分钟不知道怎么过来的。他老娘听到了地震的消息,这个老太太虽说瘫痪,但头脑清晰,就给他打电话,说,“孙子怎么样了?”他说,“妈你放心,孙子没事”。实际上他哪放心呀,什么都不知道,心里慌得很。谁知道这四十分钟后,瞬息间,那边网络恢复的好一点儿。他儿子打来电话,跟他讲,“爸,我没事儿,我好着呢,我本来午睡呢,不愿意出来,谁知道一个同学非要让我跟他打高尔夫,我不愿意去,他非要把我叫起来,说我要不去就绝交,我是弄的没有办法,就跟人家跑上去了。谁知道正打着呢,海啸来了,把我住的那个地方淹没了,非常凄惨。是我同学把我救了啊!”因此,孝是好运的源头,这是根,孝敬父母就会得到天地的护佑。当你的孩子遭遇灾祸的时候,你就要好好反省,这个非常关键。

3.孝顺父母让全家避凶

  还有一个案例很神奇。年8月7日,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的时候,有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也足以证明我们要是孝顺父母,全家都会避凶。舟曲泥石流的时候,一个记者去现场采访一个家庭,这个家庭是四世同堂,没分过家,对八九十岁的老太太都非常尊敬,好的不得了,媳妇每天都要给他端饭吃。泥石流发生的那天晚上,她的重孙子突然喊肚子疼,痛的不得了。她孙子孙媳妇就说,“医院去看看”。谁知道这个小孩子不干,说,“太奶奶也要去,奶奶、爷爷都要去,不去不行!”他父母说,“太奶、爷爷、奶奶都要睡觉,都很累了,爸爸妈妈跟你一起去就行了。”孩子更来劲了,说,“不行,大家必须都陪着我去,一个都不能少!”孩子一边哭,一边喊,“不行!”。太奶奶、爷爷、奶奶心疼孙子,说,“那走吧,走吧,没事,孩子肚子疼想让我们陪,我们就陪着吧。”医院去了,于是全家人一个也没有死,泥石流把整个屋子埋了,但是家里人都没事。这是天地护佑,这叫护根。你不孝敬你的父母,反而去孝敬你的子女,这叫挖根。你一挖,树就死了,全家就会有灾祸。甘肃舟曲泥石流中还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个小伙子在泥石流中漂了两里路,没被埋下去,一问,原来他也是一名孝子。像这样的案例,在实际生活中,只要我们明白道理后,就会在我们身边发现,还有不少。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会得到天地的护佑,一生中都不会遭受大灾大难。孝顺父母的人,一生中都会很幸福,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身体健康,家庭和睦,事业顺利。

  中纪委网站专门开辟了“家风、家规”的专栏。有很多孝义治家的家族传承了几百年而不衰,什么原因?就是用“孝”来治家,让全家繁荣昌盛,经久不衰。

  《孝经·圣治章第九》,“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孔子叫我们对人要从近到远。从自己的父母,再孝顺天下的父母。如果许多地方都有灾难,我们先帮助谁呢?一定要先帮助靠近的,然后再慢慢去帮助远的。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学习也要警惕,他不孝顺父母而孝顺别人,这个人你对他要特别提高警觉,他一定别有用心。不能尊敬他的老师,不能尊敬他的尊长,而来尊敬别人,他的用意何在?一定有企图,必定有他的目的。为什么?反常。这个人能够孝亲,他就能够对别人好,这是真的。公司选员工的标准,第一个应该是孝顺父母。孝顺父母的优先录取,这个人能够孝亲,他一定会忠于公司。忠臣一定是出于孝门。能够尊敬他的尊长、他的长辈,友爱他的兄弟,对外人也一定尊敬、友爱,这是正常的。

四、完整的孝

  凡是违背常道的,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遇到了,也一定要警惕,否则的话你会吃亏上当,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他是来骗你的,他的目的非常明显,不外乎名闻利养,跟这些人交往必定受大损害。但是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多,所以常常吃亏上当。等到你有所警觉了,已经造成重大伤害。

  什么是完整的孝?做到孝父母之身、孝父母之心、孝父母之志、孝父母之慧算是完整的孝吗?这还不是完整的孝。《孝经·纪孝行章第十》,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孔子说:“孝子侍奉父母,平时的言行要现出恭敬之态;服侍饮食起居要现出和悦愉快之态;父母生了病,要现出忧虑之态;父母去世了,要现出悲哀之态;祭祀先人,要现出庄重严肃之态。这五方面做完备周到了,才称得上能够侍奉父母了。能做到孝父母身、心、志、慧,还不是完整的孝,父母去世要悲痛,还要按时节庄重严肃的祭祀祖先,这些都做到了,才算的上把孝做完整了。

  有的人由于对父母没有感恩之心,父母活着的时候不能孝顺父母。所以,父母去世后就生不出悲痛之心,又怕邻里笑话,所以就会营造悲痛的场面。怎么办?雇人哭。一个哭丧的产业就应运而生,父母去世后雇人哭,根据代表的身份不同,根据哭的水平不同,所付的报酬也不一样。有的甚至为了等一个高水平的哭丧人,推迟父母的出殡时间,宁可在这时候花高价雇人哭丧,买面子,也不愿意花钱为父母治病,可以说是不孝之至!更有甚者,雇用团队哭,也就是说,十个、二十个哭丧人一起上,一起哭,场面可谓壮观!一个丧礼花费数十万大有人在啊!太过分了!真是急需要下大力度进行广泛的传统文化教育啊!最起码得让人有羞耻心啊!没有羞耻心的人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

  现在有些人已经没有了这份悲痛、羞耻之心,对亡灵之不敬,连祭祖都不亲自去,使得代祭产业在悄然兴起。

  祭祀祖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表达着对祖先的无尽思念和恭敬,更表达着后世子孙对前辈的孝心!如果我们确实没有时间去亲自祭拜祖宗不去也就罢了,但是如果让别人去祭拜我们的祖先,那对祖宗简直就是不敬!有很多人灾祸不断,找不到原因,总在抱怨老天对他不公平!而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道德经》有这样的话,“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地的自然规律、自然法则,是不与人相争,就能获得胜利,不用说话,就能回应你的所作所为,善恶自然有报,老天不用你请就会到来,并且非常坦诚,善于谋略,天下之大,无边无际,万事万物,可以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都逃不脱老天的监督和管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天非常公平,不像我们现代人,有亲有疏,老天没有亲疏可言,但是老天非常偏袒善人,护佑善人,“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当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后,我们就会知道,其实正是因为对父母和祖先的不孝和不敬这种不善的行为导致我们灾祸不断啊!

  对于孝道,你真的把它做到位了,你就会心想事成,达成所有的愿望,因为它有巨大的力量。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在家中做好孝道是小孝,立身行道,奉献国家就是大孝。每个家庭的小孝做好了,国家自然就和谐。孝也有四个境界:小孝、中孝、大孝、至孝。小孝是指孝养自己的父母(治家),中孝延伸到孝养亲友的父母(治企),大孝推及到孝天下的父母(治国),至孝的境界最高,是孝天地宇宙(和谐人与自然)。我们之前讲的其实都属于小孝的范畴,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我们要扎好根,拿出我们的真诚心,从小孝做起,孝养好自己的父母,然后把这种情感用在他人的父母、天下的父母,乃至天地宇宙。所以,我们也要爱祖国,通过为祖国、为社会、为他人奉献力量,集聚更多的能量,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生命质量,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第五节孝是幸福之源

一、力行孝道——决定子女的幸福

  老百姓常说:家和万事兴。当我们家庭和睦了,不只是一件事情好,而是所有的事情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所有的愿望都能得到很好的实现。所以今天我们要寻找幸福,首先寻找的就是家庭的幸福。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家庭都幸福了,所有的家庭都美满了,我们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社会,我们这个世界就开始走向大同世界。

(一)错误的教育理念害了孩子

  现在很多教育界的专家,他们都在讲这样的一个现象已经好多年了:“六加一”现象。这是什么意思?现在大部分在城里面的都是一个孩子,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六个长辈都爱谁呀?都爱咱家那一个孩子,甚至其实可能有更多的亲戚和朋友都爱这一个孩子。我们把所有的心力、物力、财力、精力都投入到咱们家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大部分都这样。我们把家族比喻成一颗大树,孩子是树上的果实,家族中的长辈就是树根,把这种爱比喻成水,今天我们把所有的心力,所有的物力和精力都投入到咱们家孩子的果上去了。大家想一想,我们把这份爱比喻成水,我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这是什么意思?我们把咱们家所有的水,都浇到咱们家孩子的果上去了,大家想一想,你往果上浇水,这果能不能长大?你往果上浇水,这个果是长不大的。而且你往果上浇水浇太多了,这个果就烂了。

  我们家现在所有的长者、父母都去爱这一个孩子,都去宠这一个孩子,孩子就变得以我为中心。因为咱们家都围绕着孩子转,孩子说我就是咱们家的一个中心。以我为中心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自私自利,脾气很大,他就变成小公主、小皇帝了,我就是老大。小公主、小皇帝有什么特点?挥金如土,不求上进,不懂感恩,不孝父母,自私、贪婪,不能吃苦、无责任心。是“再穷不能穷孩子”的错误教育理念导致孩子成为社会的渣滓和蛀虫。

  在中国当下的社会中,富人的孩子是富二代,衣食无忧,生活优越。但是许多的工薪阶层,收入并不高的家庭把自己的孩子也娇惯成了富二代,满足孩子的奢侈要求:手机电脑非苹果不要,衣服鞋子一定要耐克阿迪。有个这样的家庭,一家三口,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店,女儿在上大学。由于电商的发展,小店生意很难做,有时候夫妻俩一个月忙下来连房租都出不来,两口子平时中午吃饭,连个荤菜都不敢点。但是女儿上了大学之后,第一个假期回来就找爸妈要苹果手机,说自己的手机太掉价,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然后她父母硬生生地拖了一月的货款,挤出来五千块钱,给女儿买了手机。在中国像这样的父母实在太多了。他们不顾家庭资源的差异,百般努力,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家庭不宽裕,他们觉得自己亏欠了孩子,担心自己孩子被别人比下去,产生自卑心理,所以更加娇惯、宠溺孩子,再苦再累,也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罪。于是大多数的孩子都过着一种极其享乐的生活,用着最新的电子产品,穿着时兴的大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太过溺爱就走向极端了,父母的“呵护”,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一味“毒药”。“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让孩子做家务活,父母不行孝道,孩子没有感恩之心,只需专注读书,其他事情都不用理,结果养出了白眼狼和啃老族。不曾、也不能吃苦的孩子,因不曾尝试过劳作的辛苦,会变得好吃懒做、挥金如土、不求上进、行为乖张、只顾享乐,没有担当和不知感恩。即使长得牛高马大,也依然是伸手将军,依赖父母和他人的供养。这些穷人家的“富二代”只会使家庭变得更穷。

  有这样一个孩子,父母工作不稳定,他小时候跟爷爷奶奶长大。爷爷奶奶家里也穷,但正因为穷,只要有10块钱,就把10块钱全花在他身上。宁肯穷了全家,也不能穷了孩子,是他们的教育理念。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习惯了伸手讨要,缺乏感恩心,今天花明天的钱,消费远远超出他的能力。更要命的是,责任心几乎为零。我穷我有理、我弱我有理,这种心态让同事对他意见很大。离职前,领导找他谈话,他表情游离,忽然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昨天在路上看到有个人,特别像我爷爷。”我们应该知道长大成人对他是一种凌厉的痛,因为宠爱他的人,他的爷爷已经不在了,再也帮不了他。其实这不能怪孩子,是爷爷奶奶娇惯的结果,是不懂孝和感恩的结果。

  如今,各种创富神话冲击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多没有创富的人,把责任推给机遇、社会不公、阶层固化,因为看不到希望,只能倾尽所有对孩子进行补偿:我不管你将来如何,至少小时候,别人有的你都有。这就直接造成了一个恶果:家境越不好,越容易把正常的教育当成吃苦,并以让孩子吃苦为耻。现在很多父母容易在教育上犯错误: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他们的孩子不管学习好不好,反正从来不洗内衣、不打扫卫生、见到陌生人不打招呼,成绩以外的事情跟他没关系。这样直接导致孩子的责任感差、社交能力差。工作后,成了团队里做事不动脑筋,出问题就想推卸责任的小公主、小皇帝。他们从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可以对某个综合性的项目负责,而是一枚螺丝、一个零件,幻想后面有为自己收拾战场的家长。

  我们再去看一条新闻,在美国有个留学生,在父亲给她转走万之后,拉黑了父亲和亲戚;她在朋友圈里各种炫富,买奢侈品,出入各种高级会所,却唯独忘记了:那万是父亲的全部积蓄。有人骂女儿是白眼狼,心狠手辣;但是养出这样的女儿,父亲也有责任。是不是他一味的“富养”,把女儿惯大,最后坑了自己呢?孩子的幸福决定于教育,家庭教育决定于家庭孝道的教育、感恩的教育、吃苦的教育。

孝行天下空中道德讲堂简介

为了让更多人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和受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孝行天下文化传播中心于年8月,利用手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yishizx.com/xyyw/11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