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全校师生及家长:近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点多、面广、频发,“五一”假期将至,人员流动增加,疫情扩散传播风险较大。为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现就“共同防疫、安全过节”提醒如下:一、高度重视疫情防控
1.非必要,不返乡。倡导在外人员暂不返乡。家里有在外地的亲人朋友,尤其是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人员,要劝导“五一”期间暂不安排返乡计划,留在驻地过节是对家乡、家人和朋友最大的支持。2.非必要,不出孝。假期期间,全体师生及共同居住人要严格执行“非必要,不出孝”防控措施。确需外出的师生及共同居住人,需提前了解目的地防控政策,做好个人健康防护,离孝前教职工提前向学校报备,学生提前向班主任报备。返孝后,严格按照孝义市疫情防控相关措施进行管控,凡假期间有外出旅居经历的所涉师生,未经允许不得返校。3.坚持报,如实报。大数据是提高防疫效果及精准度的有效手段。健康信息报告是判断能否正常返校的重要依据,请全体师生及共同居住人要树立“越到假期,越要主动报”的思想,坚持每天如实报告本人及共同居住人健康状况、行程状况及密接情况。4.重防护,不聚集。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出门坚持科学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倡导“1米线”安全距离,出入公共场所主动扫场所码;勤洗手、常通风;尽快就近完成全程接种及加强针接种,共筑免疫屏障。5.非急需,不网购。要避免邮购疫情高发国家与地区的商品,严防疫情通过快递物流渠道传播。收到快递要严格按照戴-取-拆-消-洗“五步”操作法完成拆取。即:戴取快递包裹前请先把自己“武装”好,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快递的外包装。取收取快递包裹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比如,可以让快递员将包裹放在指定的取件点,如菜鸟驿站、鸟箱。现场取快件人数较多时,大家应注意保持社交距离,有序领取。拆在户外拆件。在拆包装时,可以用75%的酒精对快递内外包装6面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外包装应按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及时妥善处理。消对于已拆封的内包裹,可根据不同物品的性状选择不同方法消毒后再使用。如耐腐蚀的物品,可先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净;而对于不耐腐蚀的物品,可用75%的酒精擦拭。对于不方便消毒的物品,可先对外包装进行消毒,放置通风处7天再打开。洗处理完快递后应及时摘掉手套,并更换口罩。请用流动的水清洗双手或使用手消毒剂,特别要注意避免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鼻。6.强意识,做表率。一要树立敬畏意识,克服麻痹心理,提高防范意识;二要树立法律意识。严禁出现躲避卡口、隐瞒行程、隐瞒病史等侥幸思想,否则将依法追究责任;三要树立科学意识。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常消毒、一米线”等良好个人习惯;四要树立责任意识。提倡文明新风,减少聚会,做到“婚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7.返校前,做检测。5月3日,全体师生自行做一次核酸抗原检测,并将检测试剂包装盒、检测结果清晰拍照上传(教师检测结果由学校负责统一收集,学生检测结果由各班主任负责统一收集),经学校查验无误后方可到校。
正规的抗原试剂为:深圳华大因缘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有限公司、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东方基因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博奥赛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5家为我省公立医疗机构专项集中采购选择的正规厂家,检测试剂可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规药店购买。
二、高度重视安全
1.交通安全。带孩子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时,教育孩子不要在马路边玩耍,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严禁将电动车交给不满16周岁的孩子骑行上路,乘电动车和摩托车要佩戴安全头盔,乘坐机动车要系好安全带。不要乘坐私揽客源、非法营运、超员载客的车辆,以及违法载人的轻型货车、三轮车、拖拉机。这些车辆安全无保障,很容易发生事故,切勿图省事、图方便、图便宜,以致带来终生遗憾。2.防溺水安全。重视对孩子进行防溺水教育,要严防孩子私自下水。提高孩子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3.用电安全。孩子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不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不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不私自拉线给电动车充电。4.用气安全。家长不在家时,孩子不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5.饮食卫生。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的良好习惯。合理饮食,多吃新鲜果蔬,少吃冷饮、油炸食品,不吃“三无”食品,防止“病从口入”。不暴饮暴食,不食不洁食物。6.防电信诈骗。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证、银行账号等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亲属、朋友进行核实或拨打报警电话。7.心理安全。学生要调节好假期心理状态,懂得理解、感恩、尊重父母。家长要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和孩子进行几次推心置腹的交流,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的朋友。严防因为家庭内部矛盾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三、高度重视行为习惯养成
1.规范作息时间。早上6:00起床,晚上10:00前休息。让孩子劳逸结合,规律作息,不熬夜。2.严格管控手机。在家里,一定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孩子近视;另一方面还可以预防孩子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让孩子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接触更加有意义的事情。父母至少有一人陪伴孩子,同时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疏堵”结合,不用过激行为解决,避免发生极端事件。同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对有手机依赖症和沉迷网络的孩子,家长更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