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孝义新闻
孝义农业
孝义趣事
孝义发展
孝义要闻
孝义资讯

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进士叶大可轶闻及家世

作者简介:叶宁,本宗六房第十世,年生,祖籍四川成都,现居南京,公务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有诗集《榴荫集》(团结出版社年出版)。

人物简介叶大可,字志雅,号汝谐,-,本宗六房第七世,清邑廪生,光绪壬午科举人,光绪20年()甲午恩科殿试登进士,光绪帝钦点翰林。曾任山东多县知县,山东乡试同考试官,诰授奉政大夫。善诗,工书,尤长鉴赏。——综合百度词条及《叶氏蜀谱》条目。

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进士叶大可轶闻及家世

北京故宫西华门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光绪二十年(年)殿试“大金榜(音bai)”,是中国科举制度留下的最后一张金榜。其中,金榜第二甲第一百零七名叶大可,是笔者族中前辈。

我们这支叶氏,是由粤入川的客家人叶必琅的后代。叶必琅,字荣山,号锦芳,祖籍广东梅州府龙川县赤光下船坑村,清貤赠文林郎,生清康熙乙亥年五月二十一日(年7月2日),卒乾隆辛巳年五月二十日(年6月23日),葬成邑何家碾墓。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潮中,叶必琅于康熙年间(年)携其妻钟氏,及二子、一女、二媳,由广东徒步迁徙到四川成都,为“蓉城叶氏”开基祖。

叶必琅此后生活在成都,又生了五个儿子,他七个儿子分别是:万保、万佑、万佐、万作、万任、万休、万倍,各分一房(笔者是万休之后,六房)。

叶必琅入川后,条件十分艰苦。他们仍从原籍梅州叶氏宗族,行序依照梅州叶氏族谱。历经必、万、向、正四代人耕读持家,家族逐渐发展壮大。咸丰3年(),开宗立派修撰《蓉城叶氏宗族全谱》,议定每三十年重修一版。重新拟定世代取名的派名行序为“宗、祖、大、式、乃、尚、中、和、家、声、克、振、诗、礼、为、多”十六字。(笔者族名尚宁,为必琅公十世孙。)

叶氏家族秉持了“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出过很多读书人。其中,清末光绪二十年()甲午恩科进士叶大可是取得“功名”、在家族影响很大的一位。

(光绪二十年(年)甲午恩科会试金榜)

光绪二十年(年)甲午恩科,叶大可在殿试前申报的姓名、籍贯、年龄、上三代家人的身份等项为:“叶大可,字志雅,号汝谐,贯四川成都府成都县,民籍,廩生。曾祖:正琼;祖:宗谟;本生祖:宗诰;父:祖姒;本生父:祖轩。壬午科乡试第三十五名,甲午科会试第一百七十三名”。

(叶大可--第一百七十三名--光绪二十年(年)甲午恩科会试金榜)

按照《蓉城叶氏宗族全谱》细说一下:叶大可是叶必琅七世孙、叶必琅的六子叶万休之后:叶万休生一子叶向青;叶向青生叶正琼等五子。以上各代归于梅州族谱,下面“宗”字辈起,归于《蓉城叶氏宗族全谱》:叶正琼生叶宗谟、叶宗诰、叶宗询三子;叶宗谟生叶祖姒等四子;叶宗诰生叶祖轩等六子。叶祖轩生了叶大可、叶大愚两子,而他堂兄叶祖姒无子,所以宗族将叶大可出嗣给叶祖姒为子。叶大可的户籍才填写了“父:祖姒;本生父:叶祖轩”,自然,上面第二代就是“祖:宗谟;本生祖:宗诰”。叶大可出嗣后,其弟叶大愚早殇。

叶大可有两次婚姻:先是娶了崇宁县候选知县张立丞的长女张湘筠,生叶式根、叶式曾两子;张氏病故后,叶大可继娶华邑候选知州朱杰的次女朱氏,生一子叶式贤(早殇)、三女:鹤友、鸥波、鹬藻。

因为本生父没了继承人,宗族将叶大可的次子叶式曾归继叶祖轩为孙。叶大可继承了父亲和本生父两户的田产,加上他饱读诗书、点了翰林,在成都是有名的乡绅。光绪末年,赵尔巽督川时期,令諮议局推举十二名士绅,以备选用半数,諮议局亦如数推出,结果赵选用了罗缃、叶大可等成都老派士绅。

叶氏家族在成都市内人丁兴旺,逐渐在市内修建数个宗祠:受祜堂、奉思堂、榴荫堂等。咸丰三年(年)、光绪十年(年)、民国二年(年)、民国三十二年(年),分别修订印行了四版《蓉城叶氏宗族全谱》(八卷),目前国内的国家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均有馆藏。

叶家后代众多,遍布成都全城。清末废科举、推新学后,急需解决儿童的上学问题。民国初年,在叶大可等族中读书人的积极倡议下,叶氏宗祠先后开办城西南红庙子街的榴荫小学和城东南北打金街的奉思小学,对叶家族人费用全免,对外姓也仅收取不高的学费、食宿费。两所学校有很多叶家读书人任教,也聘请了高水平的师资。叶大可的孙子、曾孙、曾孙女也都上的榴荫小学。

叶大可两个儿子叶式根生一子叶乃清、叶式曾生一子叶乃济。叶乃济生一子叶尚恩、三女叶尚瑜、叶尚瑛、叶尚璘。叶大可民国十年逝世,他的嫡亲后人解放后命运却不好。因为是大地主后代,历次运动遭整肃,与多数族人也渐行渐远。尤其叶尚恩民国时加入过川军宪兵队,历次运动都在劫难逃。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就与族人失去了联系。

叶大可曾在山东多县做知县,《清实录光绪朝实录-实录卷之三百六十六》记载:“又谕、电寄裕禄、前据奏、已革提督聂桂林业经押解启程。迄今未经解送到部。著裕禄查明聂桂林现抵何处。严饬押解之员迅速解部不准逗遛。已革东边道宜麟。前有旨令裕禄提省审办。日久未据覆奏即著审明定拟具奏。电寄引见甲午科散馆人员。得旨修撰吴鲁编修尹铭绶郑沅、业经授职。二甲庶吉士吴筠孙、朱启勋、姚舒密、关冕钧、毓隆、李家驹、齐忠甲、徐仁镜、梁士诒、李灼华、程友琦、余堃、夏启瑜、汪洵、朱锡恩、叶大年、沈鹏、沈卫、王廷鉽、刘廷琛、达寿、吴敬修、冯恩昆、梁文灿、王会厘、俱著授为编修。三甲庶吉士桂坫、江春霖、吴式钊、张林焱、俱著授为检讨。陈昭常、翟化鹏、李清琦、景禐、余晋芳、郭育才、胡继瑗、王照、谭文鸿、耆龄、俱著以部属用。邹毅洪、储英翰、范溶黎、承礼、伍文琯、张其淦、黄秉湘、尹春元、池伯炜、张琨、陆士奎、张怀信、夏树立、裴汝钦、汪一元、田宝蓉、李祖年、谭绍裘、张祥龄、洪锦标、于普源、王瑚、郭曾准、孙鸣皋、蔡琛、林钱、陈君耀、吴家俊、陈兆丰、叶大可、江衡、张琴、袁桐,俱著以知县即用。繙译庶吉士崇山著授为编修。金林著以知县即用。”

(清末时的江南贡院,叶大可曾在此应试)

叶大可光绪二十二年任山东嘉祥知县。任职期间,叶大可做官清正,体察民情,兴利除弊,为当地办了一些好事。去任时,叶大可也对嘉祥县依依不舍,便自掏腰包,撰写感言,请工匠刻了“去思碑”留给全县百姓,立于嘉祥县城西门外。

嘉祥百姓很爱戴叶大可,民间流传许多叶大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故事。现在嘉祥县人民政府正将《县官叶大可的故事》立项为该县55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进行挖掘整理。

其中有一个当地萌山的传说,说是叶大可为县令时,曾采来萌山的泉水和山上的菊花,用泉水泡菊花给母亲洗目、饮用。其实这只是美好的传说,事实上叶大可来嘉祥为令时,已经四十四岁年龄,而他的母亲曾淑慎、本生母刘性征彼时均已去世多年。

蓉城叶氏家族,十分敬仰这位族中的进士。叶大可的侄辈、著名诗人叶伯和在其著作《诗歌集》自序中提到:“一些至亲好友,都说我是什么神童,将来一定要像我的伯伯(号汝谐)点翰林的。”有了叶大可做榜样,叶家人发奋读书,人才辈出,在政治、科学、艺术、文化教育领域各领风骚。

大字辈的有:古琴大家叶婉贞。叶大可的堂妹叶婉贞在蜀派古琴方面造诣极大。叶婉贞又将琴艺传给学生廖文甫,廖文甫传给喻绍麟、喻绍唐、喻绍泽三个外甥。喻绍泽年进入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古琴,成为西蜀第一位职业琴家。现在,喻绍泽的外孙曾成伟、曾成伟的儿子曾河,也在川音执教古琴,如今桃李满天下。

叶大封,字祝华,清附贡生,候选知州。早年就读于四川尊经书院,后留学日本东京法政大学、明治大学高等研究科,民国时任四川省公署秘书长、四川省高等检察厅检察长。

叶大锵,川军少将,曾任灌县、邻水、南充、华阳、汉源等县县长,任上每每提赈工商,每到一县都着力编纂地方志,先后编成《华阳县志》《灌县志》等,年与刘文辉一起率部起义。

叶大鏻,民国时任成都市通识教育馆馆长。

叶大椽,县女小、成都联合县立中学等校校长。

式字辈的有:诗人、音乐家叶伯和。叶伯和是叶大封的长子,名式倡,字伯和,其诗集《诗歌集》为我国第二部白话诗集(仅比胡适的《尝试集》迟出版两个月);其历时8年写成的《中国音乐史》,填补了我国音乐史的空白。

集邮家叶季戎:名式俴,字季戎,是我国著名集邮家、邮史学家,著有邮史著作《邮海话沧桑》。

叶式瑲,字孟珩,成都县第三小学校长,榴荫小学校长,省立北城、中城、西城小学、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嘉陵女师、嘉陵高中等校教师。

叶仲文,名式章,字仲文,曾任县立职业学校校长,榴荫小学校长,县立中小学、华阳实业所、省立甲种工业高师附中教师暨县商会主席。年8月30日,与成都县县长黄白殊共同担任成都县各界抗敌后援会主任常务委员,为抗战开展募捐。

叶自犍,名式银,字自犍,曾任榴荫小学校长,石室中学教师。

叶仲光,名式烱,字仲光,曾任榴荫小学校长,四川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教师。

叶式鹏,字伯摶,号图南,奉思小学、成属联中校长,同时在榴荫小学等多校任教。民国时,自办伯摶补习学校,以补习数理化闻名成都,为当时成都三大补习学校之一。年后,任四川师范学院数学系教授。

叶式玉,字仲琨,号琢如,民国时获四川省小学教员一等奖章,在榴荫小学、奉思小学等多校任教。

民国成都警察局长叶式如,探索对少年犯的矫正教育,力主开办教养工厂并兼任厂长。

著名天文学家叶式煇,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年在苏联科学院克里米亚天体物理台从事研究,获苏联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年回国,在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从事科研,是著名天文学家,我国太阳光谱和太阳磁场研究的先驱。

“两弹一星”科研工作者叶式灿,年7月从北京工业学院光学仪器系毕业,並被分配到青海西宁国营厂(即九院)研究室工作,从事冷热试验光学测试工作。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技大会奖,二机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年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员,享受政府津贴,历任光学室副主任,光机电中心书记,成都精密光学研究中心书记。年退休后被返聘带研究生。其姓名被镌刻在青海金银滩原子城的两弹一星纪念碑上。

电子专家叶式萱,年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先后在中科院四川电子所、西南电子所、光电所、成都分院、成都地理所、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任高级工程师,原中科院成都分院电子所所长。

乃字辈的有:叶乃膺,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教授。叶乃膺与柯召、蒲保民被誉为四川三大数学家,培养出万大庆、周国富等数学家。

叶乃需,教育家,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任成都七中校长。

叶乃祝,空军气象学院教授。

叶乃锡,集邮家,四川省集邮协会副主席。

叶云裳,女。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系,在中国科学院从事天线微波设计工作;年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多颗卫星天线系统研制工作;曾历任副主任设计师、主任设计师、副总师等;曾多次获得国家、部级、集团公司及院级奖项;享受政府津贴。年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学院聘为专职教授。

尚字辈的有:叶尚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内杰出的通信技术专家。

中国科举博物馆征集状元、进士后人活动,让笔者有此机会,将叶大可及大家族的情况做一汇拢,算是提供一点资料吧。

(现在的江南贡院,及其中已修复后的中国科举博物馆)

作者:叶宁

年孟春于南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oyishizx.com/xyqs/10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