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孝义民间家庭成员每岁生日,都要为之祝贺。幼儿1-12岁每年生日,蒸制面羊一只祭祀观音菩萨,让幼儿独吃。13岁生日蒸面羊两只,这天,姥姥、舅舅是必到的至亲,礼品除衣物外,必须有七个莲花,一个蛤蟆形的面馍,民谣:“七莲花,一蛤蟆,姥姥管住外甥甥”。
寿礼
是较为隆重的生日礼仪。山西民间自儿童12岁生日后,家中每逢有人过生日,都要庆祝一番。在孝义民间男女40岁生日,岳父母家、亲友街邻皆登门祝贺,谓之“稳四十”,礼品多为七莲花八格扭面馍寿礼,民谣:“七莲花,八格扭,越老越活越富有”。父母60岁、70岁、80岁,儿女要为其做大寿。寿辰之日,亲友街邻多赠送“八仙人”、“寿桃”、“如意”、“长寿面”等。庆贺仪式在院中搭寿堂,老人着寿衣居中端坐,子孙辈依次叩拜。
祝寿,境内习俗不衰关于祝寿一事,从古至今,境内习俗不衰。有些地方的群众讲究父母不做60寿辰,因6字与溜字谐音,怕一祝60父母“圪溜了”,不吉利,因此,人们讲究给父母过59岁生日,提前探60。至于父母70岁、80岁、90岁、岁,晚辈更要大庆祝一番。家资好的大闹排场,家资差的简办喜事。
旧时祝寿礼仪较为隆重,要布置寿堂亲朋来庆寿,需带贺礼。有送钱的,有送绫罗绸缎的,近亲要送肉和全藕,并系以红绫,还有必不可少的寿酒和寿桃,寿酒谐言“寿久”,寿桃为白面蒸制,桃嘴要点染红色。亲戚到齐后,时近中午让寿人暂到邻居家小坐,然后众亲友在鼓乐声中将寿人迎回,先烧香祭祖,接着请寿人坐在太师椅上,如二老都长寿,即并坐上座,如失去配偶,要请与寿人同性别而年龄相仿又相知的人为陪寿者专门陪坐,孙媳在椅子后侍立,子孙磕头祝寿,亲友祝寿,还有鼓乐伴奏助兴,气氛欢快热烈。接下来就是寿宴,宴席名为“八仙庆寿”,八碟八碗,酒醉而尽兴。
现在民间祝寿,雇佣响器现在民间祝寿,普遍雇民间乐队吹拉弹唱,雇摄像机、照像机,全家亲友,合影留念,合家欢乐吃顿喜宴。至于亲友前来祝寿,所送礼品因人民生活的提高,比过去丰富多彩,有生日大小蛋糕,有礼钱。乡间儿女亲家,还雇人推着“一堂食蜡”,内放8到10种食品,祝福老人健康长寿,长命百岁。以上这些庆贺活动,实为民间天伦之乐。
素材来源:《孝义民间风情文采》
版权声明:文章、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承传统文化,复我中华之魂!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拨打--,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点此进入『博览古今-孝通天下部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